律師事務所暨廣大律師朋友們:
大家好!
律師是法治社會的守護者,是法治進步的見證者,是仲裁制度的重要用戶群體和仲裁公信力建設的首要推動者,中國政法大學仲裁研究院在正式啟動第三屆“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現(xiàn)場調研活動之際,特此向廣大律師和律所發(fā)出倡議,希望廣大律師暨律師事務所積極支持本次調研活動,通過認真參與仲裁公信力調研評估,攜手促進仲裁行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推廣仲裁制度,助力仲裁人才培養(yǎng),共同為中國仲裁公信力建設及中國仲裁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為法大首創(chuàng)、全國唯一的仲裁公信力評價品牌科研項目,自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實施20周年時啟動,評價對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規(guī)定之仲裁機構及相關內容,評價結果具有權威性和重大社會影響力。2015年首屆“仲裁公信力評估”頒獎典禮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萬鄂湘發(fā)來賀信,鄭重提出:“仲裁公信力是仲裁立身之本,也是中央對進一步完善仲裁制度的要求?!?018年第二屆“仲裁公信力評估”在首屆評估的基礎上首創(chuàng)“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三級指標體系”,充分挖掘1995年至2017年的中國仲裁發(fā)展的各方面數(shù)據(jù),結合專門培訓的300多名法學研究生的6000余份現(xiàn)場調研問卷、數(shù)千份在線調研問卷、數(shù)百份咨詢報告與訪談記錄,綜合進行量化分析,形成了全國首份“仲裁公信力量化評估報告”,并于2019年聯(lián)合法治日報社共同發(fā)布。
仲裁制度以當事人的選擇與信任為前提,仲裁公信力的建設和評價必須關注用戶反饋。兩屆評估的成功舉辦對我國仲裁公信力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引領作用,受到國內外、業(yè)內外的普遍關注和認可,并為中央“兩辦”《關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見》所認可。
律師是仲裁公信力的參與者、建設者與評價者。憑借深度參與仲裁活動的豐富經驗,律師能夠從仲裁用戶的視角,對仲裁公信力做出直觀的評價、提供專業(yè)的建議。因此,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將律師群體的“用戶滿意度”作為仲裁公信力指數(shù)的重要指標,科學準確的評估報告也將為律師們提供選擇仲裁服務的有效指引和學習參考。
為進一步提高調研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讓更多律師參與仲裁公信力的評估與建設,宣傳推廣仲裁制度,助力仲裁人才培養(yǎng)和學科建設,仲裁研究院誠邀廣大律師暨律師事務所聯(lián)系申報、參與調研。
仲裁研究院將根據(jù)律所申報情況,委派調研組赴律所開展線下調研活動。為鼓勵和支持律師事務所集體組織調研,以利于集中有效回收調研問卷,特此說明建議如下:
優(yōu)先調研基本要求
律師事務所能夠組織集中20人以上進行現(xiàn)場調研活動的優(yōu)先。
規(guī)模律所調研支持
在各地設有分所的規(guī)模性律所總體志愿參與調研的,只要總部或大型分所滿足第1項基本要求,其它地區(qū)愿意參與的分所,無論當?shù)赜卸嗌倜兄俨媒涷灥穆蓭?,均派調研組前往現(xiàn)場調研。
仲裁專業(yè)活動支持
鼓勵律所與當?shù)芈蓞f(xié)、專委會,其它商協(xié)會等仲裁用戶群體聯(lián)合舉辦仲裁專題活動,配合調研工作共同開展。凡是能夠組織50人以上規(guī)模與仲裁相關主題活動的,仲裁研究院將提供專業(yè)支持,如配合舉辦仲裁實務研討會、培訓會、講座等,研究院提供所需師資,并可與參會人員分享第一、二屆公信力評估的內部信息。
本次調研時間為期一個月,8月10日截止,現(xiàn)在各地調研組均已經到位,有參與意愿的律師和律所可直接聯(lián)系當?shù)氐恼{研組組長(請見附后表格,無論人數(shù)多寡均歡迎聯(lián)系),若擬舉辦大型活動的,請直接聯(lián)系我院,聯(lián)系方式如下:
聯(lián)系人:董老師
聯(lián)系電話:13581550897(微信同號)
聯(lián)系郵箱:zcgxl2023@163.com(仲裁公信力拼音首字母+2023),郵件標題請注明“律師事務所名稱+活動舉辦城市+人數(shù)”;郵件內容請簡要寫明擬舉辦時間、參與人員情況,以及聯(lián)系信息。
截止時間:2023年7月24日(周一)17:00;我院將根據(jù)活動申報先后順序及時予以安排,工作郵件當天回復。
第三屆仲裁公信力評估調研結束后,調研報告將于2023年底前發(fā)布,屆時主辦方將提前邀請集中組織調研的律所代表參加第三屆仲裁公信力評估全球新聞發(fā)布會并贈送公信力評估報告,期待與大家共襄盛舉!
鳴謝以下積極參與調研的仲裁領域代表性律師事務所(按照漢語拼音首字母排序):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觀韜中茂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浩天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匯仲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漢坤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華貿硅谷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環(huán)球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環(huán)中律師事務所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君都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天同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通商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市子悅律師事務所
北京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廣東金領律師事務所
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
廣東啟源律師事務所
廣東一裁律師事務所
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國浩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河北來儀(滄州)律師事務所
河南文豐律師事務所
黑龍江率航律師事務所
遼寧恒信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遼寧智庫律師事務所
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及分所
上海市方達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
中國政法大學仲裁研究院
2023年7月12日
編輯:李兆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