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祖國同奮進】??
從2015年開始,我就在浙江專門從事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專利案件代理,現在我又把業(yè)務拓展到了上海。這幾年我的業(yè)務發(fā)生了兩個明顯變化:一是代理案件數量大幅上升,以前每年三四十件,現在每年近三百件;二是客戶角色在變化,以前我的當事人都是當被告為主,而現在大多都是權利人。
我的家鄉(xiāng)是浙江金華,素有“百工之鄉(xiāng)”之稱。下轄的永康市是全國最大的保溫杯壺生產、出口和銷售基地,年產杯壺12億只。但由于知識產權意識不強,以往有些企業(yè)生產銷售保溫杯等產品時,一不小心就在外觀設計、品牌標志等方面“踩雷”,也有些企業(yè)是故意為之,抱著“大不了罰點錢”的心態(tài)仿冒他人產品,因此找到我的企業(yè)往往是收到傳票當被告。
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和配套法律日益完善,當地企業(yè)主在遵守法律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對自身知識產權的維護。我有位客戶旗下的保溫杯產品曾獲國家設計大獎,過去五年里每年都要撥出專項經費用于維權,目前已追回70多萬元損失。
知識產權的范疇涉及商標、著作權、專利、不正當競爭等領域。我的業(yè)務主打方向是專利?,F在浙江知識產權案件管轄和審判資源得到了優(yōu)化整合,統(tǒng)一了知識產權司法裁判尺度。為應對專利案件數量的增長,相關法院也在探索多元調解機制,我代理的很多案件都能在訴前調解階段解決。此外,隨著5G等技術的發(fā)展,法院推出了“云上開庭”等創(chuàng)新措施。我經常開玩笑地說:“現在打官司越來越方便了,一年差旅費都能省好幾萬元。”
(本報記者陸健、本報通訊員楊林聰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