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董凡超 當地時間12月6日,第十三屆中國—東盟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在越南河內召開,會議由越南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主題是“加強預防和打擊高科技犯罪及跨國犯罪的國際合作”。國家首席大檢察官、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率中國檢察代表團出席會議。開幕式前,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會見與會各國檢察代表團團長。開幕式上,武文賞致歡迎辭,越南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黎明智、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分別致辭。開幕式后舉行全體會議,應勇和與會東盟各成員國檢察代表團團長、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檢察院檢察長葉迅生圍繞會議主題分別作主旨發(fā)言。
應勇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血脈相親,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系以來,政治互信不斷加強,經貿關系更加深化,各領域合作全面推進,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中國—東盟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機制自2004年創(chuàng)立以來,各國檢察機關堅持平等對待、互利共贏,加強高層互訪,在共同打擊跨國犯罪、司法協(xié)助、業(yè)務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為促進本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繁榮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機制已成為亞洲地區(qū)乃至世界范圍內具有重要影響的司法檢察合作平臺。今年是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倡議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中國檢察機關將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與東盟各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與各國檢察機關一道,堅守團結自強初心,秉持合作共贏精神,保持多渠道多領域溝通協(xié)商,為建設更為緊密、繁榮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應勇在主旨發(fā)言中指出,高科技犯罪具有專業(yè)化、智能化、隱蔽化特征,犯罪手段不斷翻新演變,技術對抗增強。特別是跨境實施的高科技犯罪,呈現(xiàn)空間網絡化、數據價值化、組織虛擬化、實施迅即化、證據海量化等特點,易導致偵查取證難、證據跨境移交互認難等問題。高科技犯罪和跨國犯罪作為世界性治理難題,嚴重侵害各國公民合法權益,危害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中國始終高度重視預防和打擊此類犯罪,制定完善相關法律,堅持依法有力打擊,加強犯罪資產追回,加強國際執(zhí)法司法合作,不斷提升懲治和治理質效。中國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和保障國家法律統(tǒng)一正確實施的司法機關,在預防和打擊高科技犯罪、跨國犯罪方面負有重要責任。中國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批捕起訴利用網絡實施的犯罪、走私犯罪、涉外毒品犯罪等,持續(xù)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加強高新技術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織密法治“防護網”。
會議閉幕前,與會各國檢察代表團團長共同簽署了《第十三屆中國—東盟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聯(lián)合聲明》,充分肯定這一會議機制對加強東盟成員國檢察機關和中國檢察機關在共同打擊跨國犯罪方面的重要性,決定在刑事司法協(xié)助、檢察人員培訓和專家交流、法律文件和檢務信息共享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迅速有效地打擊跨國犯罪特別是高科技犯罪,以確保中國及東盟各成員國的和平、穩(wěn)定、安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編輯:胡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