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昊
法院立案部門位于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前沿,處在實質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線,任務艱巨、繁重。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率調研組來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開展調研。
“過年好,我是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您來這里是要解決什么問題?”調研組直奔訴訟服務大廳,張軍與等待接訪的當事人攀談起來。
“我的案子一審、二審判決結果差很多,我想不通,到最高法院討個說法?!薄拔医o你們寄了材料,也收到了回復,但心里還是著急,想再過來看看?!薄斒氯藛栆淮鹗?,滿肚子的話急著往外倒,張軍拍著他的肩膀安慰,“請放心,您的材料我們既然已經告知您收到了,就一定會嚴格依照法律、按照程序認真辦理,也會主動聯(lián)系答復您。天還很冷,又在正月,早點回去陪陪家人吧?!?/p>
一位當事人覺得法院判重了,自己受了委屈,正向一名由中國法學會指派的專家志愿者傾訴。張軍了解情況后說,“有的事情,自己可能覺得沒什么大不了,實際上已經違法了。多聽聽專家、律師的意見,他們是第三方,講清楚法律的規(guī)定,你一定會更加信服?!?/p>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最高法立案庭庭長錢曉晨介紹了近年來立案、信訪工作的主要情況,主要談了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當前立案和信訪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張軍同大家交流——
“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wěn)定,是人民法院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審判責任,一定要高度重視、堅決落實?!睆堒娭赋?,人民法院落實專項治理工作要求,最重要的是立足審判執(zhí)行主責主業(yè),依法依規(guī)把責任層層壓緊壓實,把工作做細、做到位。對重要情況要加強請示報告,積極配合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妥善處置?!耙詴r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履職盡責,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為兩會召開營造良好環(huán)境?!?/p>
“‘總對總’工作機制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張軍指出,“總對總”工作機制建立以來,攜手16家單位做深做實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結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進一步把“總對總”工作機制堅持好落實好。要進一步用好多元解紛案例庫,分析研究行業(yè)發(fā)展中的風險隱患,與有關部門形成完善治理的工作合力。
“統(tǒng)一訴狀,根本是為了便利當事人?!睆堒娭赋?,要增強“如我在訴”的意識。每一名當事人都可能是第一次來法院打官司,提供統(tǒng)一、規(guī)范、簡潔的訴狀并做好引導和幫助,寫清事實、證據,講清訴求要點,更便利高效、實質化解矛盾糾紛。要總結起訴狀、答辯狀使用情況,充分調研論證、廣泛征求意見,進一步豐富訴狀的類型,盡力滿足各種糾紛當事人的訴訟需要。
“人民法院落實立案登記制改革部署、依法保障當事人訴權,這一點必須始終堅定不移。”張軍指出,要落實“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部署,繼續(xù)用好現有各種多元解紛機制并不斷鞏固、完善。要立足我國國情和傳統(tǒng),把調解的作用發(fā)揮好。要牢記“公正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對進入審判程序的案件嚴格依法公正審理,確保案件質量。對于因案件數量大而可能出現的排期長等問題,要耐心細致、實事求是地向當事人做好釋明工作,最大限度爭取理解,同時也積極引導當事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糾紛解決方式,更好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解決信訪難題最重要的是把信訪工作法治化的要求真正落實到位?!睆堒娭赋觯獓栏衤鋵嵭旁L工作各項制度規(guī)定,充分發(fā)揮制度機制的效能,依法做好涉訴信訪工作。要落實院領導包案要求,解決好疑難復雜案件。要善于立足信訪“末端”促進規(guī)范審判“前端”,及時總結案件審理中的問題,與有關審判庭、下級法院合力解決,促進從源頭減少信訪案件。
張軍還看望慰問了值班法警和12368熱線坐席員,了解大家的工作生活情況,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
最高法黨組成員、副院長茅仲華參加調研。
編輯:李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