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河北省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治理專項工作,進一步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增強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雄安新區(qū)雄縣人民檢察院于8月16日前往黃灣小學,以“陽光校園拒霸凌,網(wǎng)絡安全防詐騙”為主題,為孩子們送去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通過實際案例和互動討論,教育學生們“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校園霸凌嗎?”檢察干警以這樣一個問題拉開了“防校園霸凌”宣講的序幕。檢察官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向孩子們展示了校園霸凌的多種形式:言語上的嘲笑、身體上的推搡、網(wǎng)絡上的攻擊等等。每講述一個案例,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們臉上的表情由輕松轉為凝重,他們開始意識到這些看似平常的行為都可能成為傷害他人的利器。
“面對霸凌,我們該怎么辦?”檢察官話鋒一轉,引導孩子們思考應對之策,鼓勵孩子們勇敢說“不”,學會向老師、家長或信任的成年人求助,同時也強調了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如避免單獨行動、增強自信心等。通過互動問答、角色扮演等環(huán)節(jié),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識別霸凌行為,更掌握了有效應對的策略,心中種下了自我保護與尊重他人的種子。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一種犯罪叫電信詐騙,它就像一只狡猾的狐貍,悄悄地躲在網(wǎng)絡的角落里,尋找著它的獵物?!睓z察官用這樣一段形象生動的描述,將孩子們帶入了反電信詐騙的宣講世界。通過PPT展示,詳細講解了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冒充公檢法、中獎詐騙、網(wǎng)絡購物陷阱等,每一種手段都配以真實的案例和生動的圖解,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同時也對電信詐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不上當受騙呢?”干警向孩子們傳授了“三不”原則:不輕信陌生人、不透露個人信息、不轉賬匯款。他還特別強調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重要性,鼓勵孩子們遇到可疑情況時,要及時與家長或老師溝通,共同防范電信詐騙。
在法治與安全教育的豐富日程中,雄縣人民檢察院與校方合作,特別安排了一次共享農(nóng)場義務勞動的活動。學生們在檢察干警的帶領下,走進了這片綠意盎然的田園世界。他們漫步于田間地頭,近距離觀察農(nóng)作物的生長,聆聽農(nóng)場主講述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奧秘與樂趣。這次參觀不僅讓孩子們對自然與農(nóng)業(yè)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激發(fā)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義務勞動后,檢察干警還帶領學生,參觀了當?shù)氐母锩鼩v史紀念館,踏上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紀念館內,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面,仿佛將孩子們帶回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他們凝視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心中涌動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對英雄的敬仰。這次參觀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革命歷史的理解,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激勵他們珍惜當下,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未來的路在孩子們腳下延展,他們是雄安的未來和希望,更是雄安建設的接續(xù)者。作為法治教育的踐行者和推廣者,雄縣人民檢察院將持續(xù)開展“檢佑未來·法護雄安”活動,通過檢校合作,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常態(tài)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活動,為打造一個安全、和諧、法治化的成長環(huán)境而不懈努力。(盧隆泉)
編輯:張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