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沈為民
國防動員工作落實的末端在基層,后備力量建設的重點在基層民兵營連。面對改革后的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民兵隊伍如何找準定位、發(fā)揮作用?本期視點選取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人武部政委沈為民的幾則調查手記,希望能從中窺探基層民兵營長隊伍建設、民兵營陣地建設和民兵整組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方法。
——編 者
調查手記①
為啥9年只送走1個兵
風和日麗,油菜花開。4月的鹽阜大地生機勃勃,搖下車窗,春風撲面,清新涼爽。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按照工作計劃,今天,我和人武部常紅旗部長到黃尖鎮(zhèn)調研。
這次調研,我們看現(xiàn)場、查資料,與鹽城市亭湖區(qū)每名專武、民兵干部見面座談,了解民兵整組和征兵準備等工作情況,推進工作落實。
座談會上,11名村民兵營長著叢林迷彩服,坐成一排,精神風貌較好,雖然其中有兩名營長年齡明顯偏大,但隊伍整齊有序。
邊聽邊聊邊記,會議室里氛圍融洽,很快到了中午時分。
“我當營長9年了,只送走1個兵!”座談會快結束時,一名營長無意間的一句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這名營長,是黃尖鎮(zhèn)新閘村民兵營長,2004年入伍,在部隊服役8年,目前還擔任村黨總支副書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社長、環(huán)保員等職務。
一個經濟發(fā)展快、生態(tài)環(huán)境好并且有2000多人口的村,9年只送走1個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午,我們帶著疑問去新閘村調研。
新閘村距國家級濕地珍禽(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較近,村部一面正房延伸大約20米,兩排側房為村衛(wèi)生室、村民服務中心等,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派新農村景象。
首先讓我們感到疑惑的是,作為民兵營長,在上級軍事機關來檢查調研時,他竟然沒有穿迷彩服。
“2012年,我們村青年陳新應征入伍,此后,應征青年要么身體不合格、要么思想不過硬、要么學歷不夠?!闭f起這幾年的征兵工作,這名營長頗感遺憾。
我們了解到,目前新閘村在部隊的現(xiàn)役軍人有3名,均服役10年以上,光榮牌由村里統(tǒng)一懸掛,一戶不落。
回去的路上,我和部長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應征青年自身素質不過硬;二是征兵政策獎勵措施不到位;三是軍人榮譽感建設和宣傳工作不到位;四是民兵營長責任心不強。
一天下來,收獲很大,也深深感到推進基層建設任重道遠,新閘村的現(xiàn)象應引起重視,加強軍人榮譽感和民兵營長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邊看邊想
如何選好這根“針”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民兵營長面對的幾乎是國動系統(tǒng)所有的工作:征兵要管、民兵整組要管、訓練要管、政治教育要管,雙擁共建要管,規(guī)范化建設也要管……民兵營長這根“針”崗位重要,責任重大。
責任重大,但短板也不少。當前,民兵營長隊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掛職兼職多、訓練熱情低、業(yè)務能力弱、培訓機會少。那么,如何選好這根“針”,一名合格稱職的民兵營長到底要過幾道關?
過好選配關。把民兵營長的選配條件任免程序、職能職責以法規(guī)的形式進行規(guī)范,按照“基層推薦、群眾選舉、武裝部考核任免”的程序嚴格把關。減少兼職,確保民兵營長專心本職。盡量把退役軍人選進隊伍,建立民兵營長預備隊,防止人才“斷層”。
過好培訓關。要充分借用學校資源,依托地方師資力量,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通過對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的“補課”,不斷提高民兵營長的認識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確保民兵營長“能力強于人、學識優(yōu)于人、水平高于人”,實行考核合格后上崗。
過好責任關。加強愛崗敬業(yè)教育,引導民兵營長正確認識奉獻與索取、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把民兵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民兵營長作為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和實施國防動員的末端落實責任人,作用不可替代,無論形勢如何變化,武裝工作這個主業(yè)不能丟。
過好競爭關。建立能上能下機制,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武裝部每年年終對民兵營長進行一次全面考核,對連續(xù)幾年有突出成績的民兵營長進行表彰,并作為村主官的候選人,或將民兵干部納入地方公務員范疇進行統(tǒng)一管理,做到該提拔的提拔、該調整的調整,努力把民兵干部隊伍建強搞活。
調查手記②
工作資料咋還停留在7年前
谷雨過后,仍有絲絲涼意。
今天我們去亭湖區(qū)的“北大門”新興鎮(zhèn)調研。8時40分,我們首先到達同心村村部,這個村是鎮(zhèn)武裝部推薦的一個調研點。
到村部二樓看民兵器材室。鐵鍬、頭盔、迷彩服等戰(zhàn)備物資基本齊全。
區(qū)人武部部長常紅旗走到放置救生衣的架子上,用手一捏橘黃色的救生衣,裝在里面的海綿瞬時變成了粉末,因為放置時間太長,救生衣里的海綿體老化嚴重!
接著前往新界村,透過民兵器材室的鐵皮柜玻璃,看見幾套凌亂的迷彩服下面壓著幾本資料。打開柜子,數(shù)了數(shù)里面的服裝,發(fā)現(xiàn)10套叢林迷彩服居然只有配套的5雙迷彩鞋。
按照民兵營規(guī)范化建設要求,基層民兵營(連)器材室應該裝備防暴頭盔、救生衣、鐵鍬、迷彩服等戰(zhàn)備物資各10套(件)以上。
該村民兵營長向我們解釋說,還有5雙鞋去年訓練時被民兵穿走了,還沒有還回來。
隨后,我們提出把民兵營的旗幟拿出來看看,民兵營長說旗幟在老村部,我們隨即去到離這里只有100米的老村部查看,并沒有看見旗幟。
最后,我們來到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倪杰村,這里的民兵營長沒當過兵,在我們的要求下,營長從柜里捧出17本裝訂整齊的資料。
很快我們發(fā)現(xiàn),這17本民兵工作相關資料都停留在2013年!
有人說,家丑不外揚,我也曾猶豫,要不要把“家丑”拿出來晾一下,最后還是決定寫出來,平時出點丑不要緊,關鍵時候如果隊伍拉不出來,恐怕就不僅是出洋相的事了。
檢查完3個村的基層民兵營后,我們到新興鎮(zhèn)會議室與各村民兵營長座談。會上,常紅旗部長不留情面地把檢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反饋給該鎮(zhèn)黨委書記、鎮(zhèn)長。
鎮(zhèn)黨委書記、鎮(zhèn)民兵營教導員當即立下“軍令狀”:“馬上整改,武裝工作要錢給錢,要人出人,保證把問題徹底解決。”
走一路,看一路,也感嘆一路。總體感到,各級黨委是重視武裝工作、支持武裝工作的,之所以陣地失守,根本原因在于民兵營長備戰(zhàn)打仗意識弱化,對民兵組織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擺位不準。
我們感到,抓基層民兵營陣地建設刻不容緩。
邊看邊想
人在,陣地更要在
看得見的牌子,看不見的陣地。民兵營不僅是一塊看得見的牌子,還是一個民兵工作陣地,是落實國防動員工作的必備場所。
但是,長期以來,基層民兵營普遍存在有隊伍無組織、有組織無制度、有制度無陣地的現(xiàn)象。
調研發(fā)現(xiàn),民兵營陣地建設沒有充分發(fā)揮出應有功能,在工作落實上掛了空擋,甚至一些民兵營連基本場所都得不到保障,致使民兵營陣地丟失。有的民兵營陣地被挪用,有的只見門上牌子,不見室內器材,有的甚至連牌子都摘了……建設簡單化、人員管理虛化、作用發(fā)揮弱化等問題十分突出。盡管前些年上級出臺了關于加強民兵營(連)規(guī)范化建設的相關文件,但落實未到位。
抓好基層民兵營(連)建設,必須因地制宜探索科學的模式,堅持黨管武裝原則,明確主體責任、實施雙重領導,軍地合力強化黨組織功能,發(fā)揮民兵黨員骨干引領示范作用。堅持抓硬件和抓軟件相結合,抓應急與抓應戰(zhàn)相結合,科學統(tǒng)籌應急應戰(zhàn)功能建設,在按照軍事斗爭準備要求加強核心軍事能力建設的同時,做好遂行保障部隊過境、搶險救災等任務的準備。
行百里者半九十。新時代基層民兵陣地功能的完善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調查手記③
8套迷彩服為何只配6雙鞋
初夏時節(jié),氣溫逐漸升高。今天的調研我們繞過大洋灣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建設管理辦公室武裝部,直接到村里查看民兵整組落實情況。
今年的民兵整組工作因疫情推遲,現(xiàn)在正是各單位組織入隊民兵政治考核、體格檢查和裝訂臺賬資料的階段。
大洋灣建管辦是一個新成立的正科級單位,位于市區(qū)東郊,總面積29.6平方公里,總人口18194人,下轄5個自然村,頗具蘇中平原特色和黃海之濱雅韻,是市區(qū)近郊一處原始生態(tài)保持完好的“世外桃源”。
15時45分,到達柴壩村,我們先后查看了民兵活動室、器材室和民兵營長辦公室。
上周鹽城軍分區(qū)民兵整組點驗,因為電腦錄入出現(xiàn)錯誤,大洋灣建管辦民兵應急分隊有幾人與花名冊不相符。民兵營長剛打照面就主動跟我說,現(xiàn)在他們村的人員都已調整到位。
在民兵營長辦公室里并未見到整組工作的相關資料。根據營長介紹,昨天剛剛組織民兵體檢,資料都交到大洋灣武裝部統(tǒng)一裝訂了。
隨后我們來到裝備器材室,只見室內物品擺放整齊,有8套夏季迷彩服、2套冬季迷彩服、6雙鞋子、6個頭盔,很明顯裝備器材數(shù)量不夠、品種不全。
問及原因,營長說,有些裝備被民兵穿走沒還回來,如果點驗拉動,他們的應急分隊人員肯定能夠按照規(guī)定時限攜帶裝備到達指定地域。
接下來調研的兩個村,情況和柴壩村大同小異,資料缺失,裝備不全。
說到民兵整組,武裝工作戰(zhàn)線的老同志會說,整組無非就是“排排隊、跑兩圈”,“紙上兵、抽屜兵”“人、證、冊”不一致等在以前都屬正常現(xiàn)象。
近年來,國防動員系統(tǒng)按照備戰(zhàn)打仗要求推進民兵轉型重塑,各級認真按照國防動員部《深化民兵調整改革檢查考評標準》千分制標準來落實整組工作,但就目前基層民兵營的整組工作情況來看,重視不夠、編兵不實、專業(yè)不強、保障不力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比較突出。
邊看邊想
編兵,如何來之能戰(zhàn)
近幾年,江蘇鹽城有兩次突發(fā)事件:一次是2016年“阜寧6·23”特大龍卷風冰雹災害;另一次是2019年響水“3·21”化工廠爆炸事故,在這兩起事件中,基層民兵應急分隊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出動,在搶險救災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進入新時代,隨著國防動員系統(tǒng)改革的不斷深化,民兵整組工作也面臨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如何在民兵隊伍中牢固立起戰(zhàn)斗力標準,讓他們真正成為“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拳頭力量?需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編得實”。著眼應急作戰(zhàn)需求,科學合理調整民兵組織布局。按照快速動員要求,突出本地區(qū)民兵整組的重心,實施靈活有效的編組,遵循“急用先建、建用結合、平戰(zhàn)兼?zhèn)洹钡脑瓌t,充分考慮到所建分隊能否派上用場、發(fā)揮作用。結合轄區(qū)內重點方向、重要目標、重要通道綜合分析判斷,優(yōu)先保障重點方向、重要目標、重要通道所需兵員。
“訓到位”。軍事訓練是民兵遂行任務能力生成的基本途徑,長期以來人員集中難、保障設施缺、重點不突出、周期跨度長等問題直接制約了訓練質量。新時代民兵軍事訓練必須緊貼使命任務,直面矛盾問題,切實理清訓練思路,合理安排訓練周期,科學確定組訓方式,不斷提高民兵訓練水平。
“管得住”。把握民兵活動特點,建立健全民兵管理制度。在民兵工作和動員法規(guī)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政策和制度將起著重要的彌補和推動作用。民兵教育管理應適應市場要求,把握民兵活動特點,進一步健全機制,單位管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行政管理與制度管理相結合,確保民兵教育及各項活動的落實。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