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廉穎婷
□ 本報通訊員 彭治文 廖彬華
他精通手槍、步槍、狙擊槍、拐角射擊系統(tǒng)等10種輕武器射擊,不同距離指哪打哪,發(fā)發(fā)命中要害。
他具備水上反恐、深海潛水、懸崖攀登、傘降作戰(zhàn)等30多種作戰(zhàn)本領,40余次圓滿完成急難險重任務。
他從軍16載,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榮膺第21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wèi)士”,2019年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他就是被譽為“嶺南猛虎”的武警廣東總隊機動支隊某中隊中隊長彭星。
圖為一路沖鋒的彭星。潘桂添 攝
他像鋼刀向險而行
彭星喜歡看《破冰行動》,他說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抓捕的兇險瞬間,是劇本無法表現(xiàn)的。
那年,某大型掃毒行動現(xiàn)場,彭星臨時受命帶隊抓捕販毒集團2號人物蔡某。
蔡某為人狡猾、心狠手辣,睡覺時枕邊都會放著砍刀。倘若第一時間制服不了,勢必會造成傷亡。
凌晨3時,目標出現(xiàn);30分鐘后,屋內(nèi)燈滅;一小時后,行動開始。
當指揮部下達抓捕命令后,彭星急沖、翻墻、破門,快速突入臥室,將蔡某死死地摁在床上,整個過程干凈利索。事后,從蔡某屋里搜出一把霰彈槍、20余發(fā)子彈和一枚手雷。
那一仗戰(zhàn)果頗豐。彭星率隊搗毀“毒巢”5個,抓獲販毒分子12人,繳獲毒品400多千克。
指揮部領導評價:“這個小伙子就像把鋼刀,哪里有危險就插在哪里。”
在武警廣東總隊機動支隊支隊長蘇皓南眼里,彭星把使命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
2009年夏,廣東省某管教所發(fā)生犯人劫持獄警事件,一名犯人敲碎玻璃后劫持獄警負隅頑抗。為配合談判攻心、保護人質安全,彭星主動請纓,獨自悄悄攀登至樓頂,伺機展開行動。
犯人情緒越來越激動,正當他準備往樓下走時,在樓梯口埋伏多時的彭星抓住時機一躍而上,將犯人牢牢控制住,獄警及時獲救。
沒上過戰(zhàn)場的人,無法真切體會命懸一線的感覺。經(jīng)歷過生死淬煉的彭星深刻認識到:只有平時練到位,戰(zhàn)時方能沖在前。
圖為彭星成功抓捕劫機“恐怖分子”。潘桂添 攝
今年3月10日下午,一場對抗演練正在進行。
扮演歹徒的藍軍不按套路出牌,將飛機艙門用鐵絲鎖死,突擊隊員從艙外拉拽幾次無法突入。此時,身為現(xiàn)場指揮員的彭星果斷下令,改用突擊車掛鎖拖拽、強行破門,兵分三路突入艙內(nèi)。當槍聲突然從身后響起時,藍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6名“歹徒”全部被“擊斃”。
“完敗”的結果讓藍軍非常意外。走下訓練場,好幾名藍軍隊員朝彭星豎起大拇指,連聲夸贊。
他像利劍千錘百煉
說起彭星,官兵們都會異口同聲:“牛!”
射擊場上,100米外目標突然出現(xiàn),只聽“砰砰”幾聲槍響,大家剛完成據(jù)槍瞄準,彭星已經(jīng)射擊完畢,整個過程只用時3秒,5發(fā)子彈全部命中。
圖為彭星進行射擊瞄準訓練。潘桂添 攝
有人說,彭星是天生的利劍。他卻說,自己是塊生鐵,經(jīng)過千錘百煉,歷經(jīng)千敲百打,最終才能一劍封喉。
剛入伍那會兒,彭星瘦得像顆豆芽菜,先天條件并不好。新兵連集合,站在排尾的他比其他戰(zhàn)士矮一大截。
“吃不了大苦頭,就磨不出硬骨頭。”彭星經(jīng)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為練架槍速度,他的肩膀被槍磨出老繭;為練臂力,他早、中、晚各抓舉20公斤的啞鈴300多次;為練抗眩暈,別人轉10圈他就轉20圈。暈了,塞一把辣椒提神醒腦,接著再轉。
寒來暑往,彭星逐漸在官兵中嶄露頭角。
2014年,時任排長的彭星被推薦參加全軍特種作戰(zhàn)青年軍官聯(lián)合培訓。面對全軍高手、全新課目,彭星在官兵面前立下軍令狀:“不拿名次,誓不罷休!”
沒有熱身、沒有預賽,剛報到就開始淘汰。集訓第三天,就有14名隊員出局。
“上擂臺就是上戰(zhàn)場?!迸硇切睦锴宄?,在戰(zhàn)場上,任何一塊短板都會產(chǎn)生“馬蹄釘效應”。
圖為彭星進行戰(zhàn)術訓練。潘桂添 攝
彭星的短板很明顯:潛水和跳傘。第一次潛水,他耳朵嗡嗡直響;高空跳傘,他臉色蒼白,手心直冒冷汗。從飛機上跳下去,他眼睛都沒敢睜。
為克服恐懼心理,他嘗試比別人潛得更快、更深,直到快要暈厥時才浮出水面換氣。一次,由于出水過快,剛上岸彭星就“哇”地吐出一口鮮血。事后,教員告訴他,深海潛行隨時都有肺部壓傷、嗆水溺亡的危險。
面對云海翻滾的藍天,他給自己下了一道死命令:“就算是摔死,也不能被嚇死?!迸硇堑纱箅p眼,一步、兩步、收腿,一頭扎向云海。
教員說,那天飛行高度是830米,比譽為“世界第一高樓”的迪拜塔還高出兩米。
這次集訓彭星瘦了13斤,但他卻囊括了3000米徒手蛙泳、1000米武裝泅渡在內(nèi)的五個單項第一,并取得綜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績。
“彭星不但能吃苦,而且愛琢磨?!蔽渚瘡V東總隊機動支隊政委陳宏懋說,彭星平時不打牌、不玩手游,常常一個人躲在學習室看特戰(zhàn)訓練視頻。一個動作反復看,直到熟練掌握。他隨身攜帶個小本本,一有靈感就趕緊記下來,里面密密麻麻地都是戰(zhàn)術和戰(zhàn)法。
他先后自學《心理學》《核心區(qū)武力攻擊特種戰(zhàn)術》等,撰寫40多萬字心得筆記,熟練掌握20多項特戰(zhàn)技能和50多種特戰(zhàn)裝備操作使用。他創(chuàng)新總結“模擬推拉套筒法”,有效降低了后坐力造成的槍口上抬,縮短了擊發(fā)后手槍歸位的時間,被全總隊推廣學習。
他像磁石志在基層
在中隊辦公柜里有這樣一個盒子,里面存放著厚厚一疊自薦信,這是其他中隊戰(zhàn)士寫的。最多的一年,盡管只有70個選招名額,中隊卻收到112封自薦信。
有人說,是彭星名氣大,許多戰(zhàn)士都是沖著彭星來的。更多的人則說,彭星對戰(zhàn)士感情真、用情深,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李帥是中隊退伍戰(zhàn)士,現(xiàn)為廣州白云機場公安民警。他清楚記得,有次生病臥床休息了一周,等身體痊愈后,體能被拉開一大截。
彭星知道后,主動為他制定補差計劃,單獨開小灶。第一天因為要開會,彭星沒有參加訓練,李帥就偷偷將訓練內(nèi)容“縮水”一半。
得知這件事后,彭星并沒有批評他。第二天訓練,彭星陪著他一起跑步,李帥不好意思:“隊長,我自己訓練就可以了?!迸硇切χf,“沒關系,你在進步,我也不能落后”。
圖為彭星與特戰(zhàn)隊員反復研究戰(zhàn)法訓法。潘桂添 攝
中隊特戰(zhàn)訓練累、比武標準嚴、臨時任務多,即便這樣,許多戰(zhàn)士滿服役期后不愿離開,希望能在中隊多留幾年;不少已婚士官成家在駐地,遇到任務個個主動請纓;一到八一建軍節(jié),即便路途再遠、工作再忙,很多退伍老兵都會從天南海北趕回來。
在中隊,一到訓練時間,大家就把警銜全部卸掉,從中隊長、指導員到普通一兵,沒有職務高低,人人都是參訓者。
搞攀登訓練,標準高度是18米,中隊樓房卻建到26米,彭星要求攀登高度變高了,但時間不變。每次都是彭星第一個上,戰(zhàn)士們口服心更服。
廣東的熱,有時難以忍受。一次對抗演練,原計劃是9點開始,但彭星覺得上午天氣涼爽,不貼合實戰(zhàn),便要求推遲到11點。消息一出,一些戰(zhàn)士叫苦不迭,但彭星寸步不讓。
臨近正午,驕陽似火,彭星帶隊一馬當先展開對抗演練。
從軍16年,彭星數(shù)了數(shù)手下精兵還真不少,二等功臣齊紅光、三等功臣黃凱、“巔峰勇士”林雨。
每逢退伍季,駐地公安特警就過來“挖人”。他們說,“彭隊長帶出來的兵能吃苦、素質好,咱信得過”。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