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慶
這是一片神圣之地:一座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山上,竟誕生了兩種紅色文化——山頂孕育出小白楊戍邊文化,山腳承載著屯墾戍邊文化。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本是人煙相對稀少的西陲一隅,竟涌現(xiàn)出多位讓億萬國人為之感動的優(yōu)秀中華兒女——為志愿軍捐獻一架戰(zhàn)斗機的知名愛國民主人士巴什拜、為國戍邊犧牲的“鐵姑娘”孫龍珍、榮獲“全國優(yōu)秀鄉(xiāng)村醫(yī)生”的梅蓮、“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
這就是我心中的“母親山”——巴爾魯克山!
我有著多年駐守邊防、海島的經(jīng)歷,前些年被調到城市工作后,耳畔卻常?;仨懼鴥簳r母親教我的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夢里也??M繞著“吹角連營”的戍邊畫面。聽說有一個選調新疆工作的機會后,我第一時間向組織提出申請。后經(jīng)層層選拔,我終于如愿以償,再次實現(xiàn)了戍守邊關的心愿。
部隊就駐防在巴爾魯克山的余脈。能到紅色文化基因如此厚重的地方戍邊,對一名軍人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光。報到后,我第一時間就開始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紅色之旅”。
美麗的巴爾魯克山山腳下是“鐵姑娘”孫龍珍倒下的地方,也是烈士的長眠之地。當?shù)厝藙忧榈亟o我講述了孫龍珍的故事。
1959年,女民兵孫龍珍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從被譽為“祥泰之地”的江蘇泰興來到巴爾魯克山山腳下,放牧站崗、守邊護防。
1969年6月10日,懷著6個多月身孕的孫龍珍在一次戰(zhàn)斗中為營救戰(zhàn)友壯烈犧牲,年僅29歲。
祭奠完孫龍珍烈士,我沿山路前行。澆鑄了烈士鮮血的巴爾魯克山,注定會孕育出生命的奇跡和精神之花。
“媽媽送樹苗,對我輕輕講……”一曲清澈中伴著歡快、優(yōu)美中透著昂揚的歌聲遠遠傳來。
1978年春節(jié),塔斯提邊防哨所的錫伯族戰(zhàn)士陳福森回鄉(xiāng)探親。歸隊時,老母親把自己親手培植的20棵白楊樹苗交到兒子手中,叮囑說:把樹苗種在哨所旁,讓它陪伴你們守邊關。
風吹石頭跑的山頂,不但極度缺水,而且土質堿性大。在這種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戰(zhàn)士們靠“從嗓子眼中省水”的勁頭,愣是把一棵小樹苗養(yǎng)活了。這也就有了今天家喻戶曉的“小白楊哨所”。
聽著動人的故事,我舉目仰望,山頂上一棵白楊樹身姿挺拔,直插云天。
那一瞬間,我仿佛聽到那位錫伯族媽媽慈祥而堅定的聲音回響在耳邊:孩子啊,你長大了,好巴郎就該扎根邊防,立志做一棵挺拔向上的小白楊!
一位哲人說,母親的特性就是這個民族的特征。慈母舐犢情,最是家與國?!盁釔圮妷?、扎根邊疆、牢記使命、獻身國防”的屯墾戍邊文化和“扎根邊防,蓬勃向上”的小白楊戍邊文化,彰顯著同一種家國情懷。原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就飽含在巴爾魯克山山上山下的這兩位母親的基因里。
在巴爾魯克山的另一頭,還沉睡著另一位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巴什拜·喬拉克。這位哈薩克族老人生在戰(zhàn)亂頻發(fā)的舊社會。他說,母親從小就教導他,男兒當自強,守護家和國。當聽到共產(chǎn)黨領導的隊伍來到時,他慷慨捐糧近6萬斤、牛40頭,并動員各族群眾積極擁軍支前??姑涝瘧?zhàn)爭打響后,當聽到“天上飛的那個東西,殺傷力最強”,他就對政府部門說:“那個武器我要捐?!焙髞?,他以個人名義給志愿軍捐獻了一架戰(zhàn)斗機。
站在巴爾魯克山之巔,我由衷地讀懂了“母親”的心聲:悠悠萬事,唯國為大。讀懂“母親”,才能行得端正??!
由于注入了家國情懷,巴爾魯克山懷抱里的兒女們注定有著博大的胸懷。
從塔城出發(fā),驅車而行,我們來到了孫龍珍所在的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這個依巴爾魯克山而建的團場,不足萬人。人口不多,但團場職工都以“大山的兒女”為傲。
梅蓮是位“兵二代”,她把學到的醫(yī)學知識反哺給廣大農(nóng)牧民,被鄉(xiāng)親們喻為“巴爾魯克山上的白衣天使”,榮獲“全國最美鄉(xiāng)村醫(yī)生”榮譽稱號。
團場職工,“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當年也是聽從老母親的話,從原北京軍區(qū)某部退役來到了離巴爾魯克山不遠處的邊境一線。
魏德友和從老家趕來的妻子劉景好,就這樣扎根在了邊防線上。這里冬季狂風肆虐,積雪深達1米多;夏天蚊蟲猖獗,當?shù)匦稳荨笆畟€蚊子一盤菜”。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老人一待就是57年。大女兒出生后,他們給女兒起名魏永忠;兒子出生后,他們起名魏聯(lián)國?!耙簧蛔鲆患拢覟槟赣H守好邊。”
老人的事跡傳開后,感動了無數(shù)國人。他也先后獲得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等榮譽。去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他又獲頒“七一勛章”……
行走在邊關,回望歷史,我發(fā)現(xiàn)一座大山就是一座豐碑,豐碑下是一道流動的風景!
巴爾魯克山,我心中的“母親山”,多么幸運我能走進您的懷抱,我愿為您站崗放哨,奉獻我的熱血和青春!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