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青
筆者在基層調研官兵消費情況時發(fā)現(xiàn),個別官兵存在網上借貸現(xiàn)象,有的用于買房買車、購物消費,有的用于理財投資,還有個別官兵用于網上游戲等。這些現(xiàn)象,給部隊安全管理和保密工作帶來風險隱患,各級必須加強法治教育,引導官兵遠離不良消費行為。
如今,一些網貸平臺為獲取更大利益,采取低門檻、高額度、快出賬的方式吸引客戶,有的甚至精心設計各種套路、陷阱。個別官兵受成長經歷、經驗不足等因素影響,警惕性不強,認知水平有局限,對日常經濟開支缺乏自控力、規(guī)劃力;有的受“超前消費”等不良風氣影響,認為網貸方便快捷,是一種時尚的消費方式;有的存在講排場要面子的虛榮心理,生活用品追求品牌,玩游戲秀“皮膚”比“裝備”等等。面對網貸誘惑,少數(shù)官兵覺得自己收入穩(wěn)定,“這月借,下月就能還上”,因而對借貸行為缺乏自制,或者因識別不了“天上掉餡餅”的套路,結果上當受騙。剖析這些問題的原因,除了官兵主觀因素外,還與個別單位對官兵消費情況了解不深入、教育管理缺乏針對性有效性有關。
對官兵網上消費存在的問題,各級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做好教育引導和安全防范工作。要緊貼“網生一代”官兵的特點抓好法治教育,結合學習網絡安全相關法規(guī)制度,組織開展“樹立正確消費觀”討論交流,以法規(guī)解讀、案例研討等方式,引導官兵認清網貸的安全風險隱患,自覺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優(yōu)良傳統(tǒng),培養(yǎng)良好的消費習慣。各部隊可采取個人自查、骨干排查、基層核查、機關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掌握官兵消費底數(shù),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苗頭,關口前移消除隱患。積極開展諸如“知兵情,解兵難”等活動,對有現(xiàn)實困難的官兵及時幫助,有針對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各單位還應設立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小組,及時為官兵提供咨詢、協(xié)調、援助服務,引導官兵有困難找組織,依靠組織解決問題。
網上有陷阱,網上有敵情。廣大官兵要自覺遵守法規(guī)制度,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遠離不良消費行為,堅決杜絕不法“套路貸”,嚴防因網貸而衍生的經濟糾紛、失泄密等問題,確保部隊安全穩(wěn)定。
(作者單位:空軍指揮學院研究生大隊)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