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佳豪 通訊員 賈文鑫 馬耀輝
寫在前面
黨旗所指,團旗所向。歷史清晰而深刻地昭示,矢志不渝跟黨走是中國青年百年奮斗的最寶貴經(jīng)驗,深深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是中國青年百年奮斗的最寶貴財富。
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赝倌辏睬鄨F積極組織動員廣大青年踔厲奮發(fā),使之成為奮進中國的重要推動力量。進入新時代,我軍青年工作在習主席堅強領導下,唱響逐夢強軍的時代強音,煥發(fā)出昂揚奮進的生機活力。開啟新征程,部隊基層共青團組織如何更好地履行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lián)系服務青年的職責?請看來自第77集團軍某旅四營的報道。
——編 者
交完團費,第77集團軍某旅四營上等兵張鵬龍小心翼翼地將團費登記本和團員證一起放入內務柜中的一個鐵匣里。在他看來,這鐵匣里珍藏著他最引以為傲的東西:除了這兩個“小本”外,還有今年初自己獲得的一枚“四有”優(yōu)秀士兵獎章。
然而就在去年,張鵬龍的團員證曾一度不知所蹤。
一次,連隊組織統(tǒng)計個人信息,其中一欄是填寫入團時間。可由于間隔較長,張鵬龍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是何時入的團。即便把個人物品翻了個底朝天,也難覓團員證的蹤影。無奈之下,他只得求助機關,從檔案中找到團員登記表,并憑此重新補辦了一張團員證。
團員證“失而復得”,看似是一件小事,卻引起張鵬龍所在營共青團總支部書記趙報的注意。他發(fā)現(xiàn),類似的情況并非個例,“為何有些戰(zhàn)士的團員證經(jīng)常不見了?”
“團員證一年到頭用不了幾次”“隨手一放就不知道去哪里了”……這些戰(zhàn)士的回答風輕云淡,可現(xiàn)象背后的問題卻引人深思。通過進一步調研,趙報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會出現(xiàn)類似情況,深層原因是部分團支部作用弱化、個別團員身份淡化。
趙報舉例說,他們此前在檢查某連團支部工作時發(fā)現(xiàn),這個團支部的團小組名冊中,“組長”一欄還赫然寫著已退役戰(zhàn)士的姓名,“如此這般,基層團組織又怎能真正發(fā)揮應有作用?”
對此,不少共青團干部也感到很無奈。某連團支部書記吉扎結合自身經(jīng)歷談道:“以我為例,我既是團支部書記,還是副連長,同時還擔任著黨支部青年委員、軍人委員會主任,經(jīng)常忙得腳打后腦勺,有時只能抓大放小?!?/p>
“戰(zhàn)備訓練、帶兵建連、黨建工作是基層重點,把這些工作干出色了,往往能得到營連主官的肯定?!蹦尺B團支部書記潘勝良坦言,“因此相比較之下,總感覺團務工作似乎不是那么重要?!?/p>
“然而共青團工作真的不重要嗎?”趙報說,“基層青年官兵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共青團員,基層團組織發(fā)揮著黨聯(lián)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對于部隊建設而言,做好新形勢下黨的青年群眾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
基于這一認識,該營共青團總支部下決心謀求改變——在旅黨委和旅共青團委的支持下,他們一方面強化教育引導,廣泛開展“學團史、明職責”主題活動,通過回溯旅前身部隊“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光榮歷史,不斷強化青年團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另一方面加強政策激勵,將團組織建設成績和團員、團干部作用發(fā)揮納入實績考察,作為基層評先、官兵評優(yōu)的重要參考依據(jù),同時結合評選表彰樹先進、推典型,立起“建好先進團組織、當好優(yōu)秀共青團員同樣吃香”的鮮明導向,激勵所屬團支部、團干部和青年團員奮發(fā)作為。
“現(xiàn)在真的不一樣了!”談及種種切身可感的新變化,吉扎深有感觸,“從去年開始,旅里的許多重大活動都交給我們共青團來承辦,團干部有了更多出彩出眾的舞臺。團支部自主開展活動也有了充足的時間、場地和經(jīng)費保障,我們連相繼成立了‘團員突擊隊’‘紅旗標兵崗’,基層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氣更加充盈?!?/p>
這不,前不久四營組織群眾性比武競賽,張鵬龍所在的“團員突擊隊”主動請纓,代表連隊出戰(zhàn)。經(jīng)過連續(xù)數(shù)日多課目激烈比拼,這支“團員突擊隊”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
載譽而歸,連隊團支部為張鵬龍等人舉行了簡短而不失隆重的凱旋歡迎儀式。在《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歌聲中,張鵬龍等人鄭重地披上“共青團員標兵”綬帶,并將自己的照片貼在連隊“光榮榜”上。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