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祥 宋冰
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對走過95年的人民軍隊而言,永遠不變的是軍魂,始終不渝的是忠誠。
這支軍隊的忠誠,從來都是堅定不移的。紅軍長征后,曾任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的劉啟耀同志,身上背著組織交付的13根金條,千里乞討、歷經(jīng)艱險尋找黨組織繼續(xù)干革命,他寧可自己要飯也不動用黨的經(jīng)費??箲?zhàn)時期,膠東地區(qū)誕生了我軍第一支“黃金部隊”。8年多時間,這支部隊共送出13萬兩黃金,沒有一點遺失,更沒有人攜款叛逃。事實證明,對黨忠誠貴于黃金、重于一切。劉啟耀和“黃金部隊”官兵,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治品格。
戰(zhàn)士王建川在給母親的絕筆信中寫道:“戰(zhàn)士的決心早已溶進槍膛里,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zhàn)旗!”這決心是大忠、大愛、大義。正是忠誠和槍的結合,使我軍有了政治優(yōu)勢和制勝威力。95年來,人民軍隊以絕對而純粹的忠誠、透明而純潔的忠誠,把軍心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從弱到強,從小到大,從勝利走向勝利。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回望95年的軍史,不難發(fā)現(xiàn),革命軍人不論安危還是險易,心中始終燃燒著赤膽忠誠,做到不移其志、不變其心、不忘其本。
這支軍隊的忠誠,從來都是無可撼動的。1932年,陳賡被捕后,蔣介石送來中將參謀長的委任狀和衣帽服飾。陳賡不為所動,凜然道:“此衣不能穿,此帽不能戴,此官不能當!”在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革命軍人心中,對黨忠誠高于天。
這支軍隊的忠誠,從來都是無私無畏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于肅反擴大化,劉志丹無意中看到一個寫有逮捕自己的通知,他沒有絲毫猶豫,獨自一人到瓦窯堡“自投羅網(wǎng)”。如果他心存私心雜念,就可能導致黨內(nèi)斗爭。“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展現(xiàn)的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忠誠擔當。
這支軍隊的忠誠,從來都是不懼生死的。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是我軍忠誠和勇敢的化身。在一次邊境作戰(zhàn)中,韋昌進也成了“王成”。激戰(zhàn)中,韋昌進全身22處負傷,仍然強忍劇痛堅持戰(zhàn)斗。當身邊4位戰(zhàn)友相繼犧牲后,他毅然用報話機向上級呼喊:“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他引導炮兵先后多次打退敵軍連排規(guī)模反撲,獨自堅守戰(zhàn)位11個小時,牢牢守住了陣地。2017年7月,他成為“八一勛章”獲得者。
我軍是拿槍桿子的,槍桿子要掌握在絕對忠誠的人手里。革命軍人對黨講忠誠,只有絕對,沒有相對;只有100%,沒有99%。這種忠誠,要害在“絕對”二字,就是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zhì)、沒有任何水分。歷史證明,軍隊對黨忠誠打了折,到了關鍵時候就會出大問題,甚至是顛覆性問題。當年,蘇共軍隊面對黨內(nèi)國內(nèi)危機卻袖手旁觀,最后蘇聯(lián)就分崩離析了,蘇共也土崩瓦解了。
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依然尖銳復雜,敵對勢力妄圖把我軍從黨的旗幟下拉出去,千方百計對我軍實施“政治轉(zhuǎn)基因工程”。面對嚴峻挑戰(zhàn)和復雜形勢,只有賡續(xù)紅色血脈,做到對黨絕對忠誠,我們才能保持制勝優(yōu)勢,在“制腦權”上贏得主動,打贏來自認知域的戰(zhàn)爭。
對黨忠誠,不僅是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革命軍人對黨忠誠,不看說的,而看做的;不看表態(tài),而看表率;不看一陣子,而看一輩子。今天,我們檢驗一個人是否忠誠,方法有很多種,但首要標準是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這要求廣大官兵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始終忠于黨、忠于黨的事業(yè),做到堅決聽黨話、跟黨走,一輩子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為黨奉獻。
忠誠是遠航的“核動力”。行進在新的征程上,革命軍人身前是山河熱土,肩上是使命擔當,心中是赤膽忠誠。只要黨和人民一聲號令,我們將一往無前,沖鋒陷陣,決戰(zhàn)決勝。
(作者單位:洛陽軍分區(qū))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