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欽
“原來,這就是我想要的青春!”黃杰跟父母視頻時說道。撫摸著手里的幾張照片,黃杰跟父母仔細講起照片背后的故事。
入伍前,黃杰是一所影樓的攝影師,剛大學畢業(yè),就拿到上萬月薪,然而,他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大好青春卻是每天為別人拍婚紗照,心里總覺得哪個地方空落落的”。
無意中,黃杰在網(wǎng)上看到西藏邊防官兵巡邏的照片,他們戰(zhàn)風雪、斗嚴寒,用雙腳丈量祖國邊防線……這一幕深深地烙在黃杰腦海里。
“他們是更值得用相機去記錄的人!”得知黃杰想要去西藏當兵,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在勸他,“影樓收入那么高,跑高原當兵干啥”“你可是家里的獨生子,你走了,家里誰頂著”……黃杰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追尋心里的答案?!?/p>
我們想要的青春到底什么樣?霧鎖云天,風雪依舊,沒有人回答,只能自己去解答。
去年冬天,已經(jīng)在部隊成長為排長的黃杰,第一次踏上邊防巡邏路?!斑@和我在網(wǎng)上看到的巡邏場景簡直一模一樣!”黃杰開心地和戰(zhàn)友說。
滿眼皆是雪白,一腳下去,積雪沒過膝蓋。就這樣,黃杰和戰(zhàn)友一起翻雪山、越冰河,經(jīng)過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界碑處。
看著身后深一腳淺一腳的足跡,撫摸眼前的界碑,自豪感油然而生。拿起筆為界碑描紅的時候,黃杰激動不已:“我寫下的是祖國母親,我站立的地方是祖國的大地。”
追尋的腳步邁開了就不會停下。連隊駐扎在海拔4500米的高山上,風大雪大,時常要加固帳篷。
黃杰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不是洗臉刷牙,而是集合去“挖”炊事班帳篷。一夜風雪,雪積壓在帳篷頂,遠遠看去,炊事班的帳篷就像一個凸起的“雪山”。
那個清晨,戰(zhàn)友們像往常一樣,緊鑼密鼓地扒雪、砸地釘、加固帳篷,黃杰也一手拿相機、一手拿鐵錘跟著跑出來。
“正愁找個人砸地釘呢!”班長惠建鋒看到黃杰,笑著打招呼。
黃杰放下相機,掄起鐵錘,準備跟地釘來個“硬碰硬”。這時,惠建鋒握地釘?shù)氖肿岦S杰愣了一下。布滿裂縫的雙手上,夾雜著許多凍瘡。
黃杰心頭一顫,握住的鐵錘已舉起,又輕輕落下。他把鐵錘放在一邊,轉(zhuǎn)身拿起相機,隨著“咔”的一聲,惠建鋒的手,成了他鏡頭中的定格畫面。
兵齡12年,守防12年,如今的黃杰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工作環(huán)境艱苦,夫妻異地而居,他仍能笑著面對?!斑@就是我想要的青春吧?!秉S杰這樣想著。
巡邏、站崗、訓練……時光易逝,尋找自己想要的青春,這條路,黃杰堅定地走著??粗掷镆粡垙堈掌S杰笑了,原來他想要的青春,就是這數(shù)年如一日的堅守,是笑對困難的坦然,是戍邊衛(wèi)國的決心。
一位作家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清風徐來,有些書頁來不及用手去翻,就已匆匆而過。
“我們選擇不了這本書的厚度,但是可以選擇去讀那本書,選擇度過怎樣的青春。”戍守在距首都北京4000多公里的西藏邊陲,黃杰說,堅守,就是駐守這里軍人共同的選擇、共同的青春。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