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河
毛澤東同志說過,“領導干部心里有底還是沒有底?這不是個小問題,而是個大問題”“去做調(diào)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沒有底是不能行動的”。的確,無論做什么工作,心里有底,就能行路不慌、做事不盲、指揮若定,這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應有的境界和智慧。
心里有底,即心中知道底細或內(nèi)情而有把握。謀事成竹在胸,干事十拿九穩(wěn),有底就有為。這個“底”是底數(shù),對工作情況了然于胸,便能充滿信心和干勁;這個“底”是底色,“第一身份是共產(chǎn)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是為民謀利”,擦亮并保持底色,干事創(chuàng)業(yè)便有了方向和力量;這個“底”是底氣,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擁有謀事、干事、成事的能力和本領,就有了奮勇前進的膽略和信心;這個“底”是底線,存戒懼、常警醒,守紀律、常自省,確保始終不變質(zhì)、不變色、不變味,便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領導干部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shù),對單位情況了如指掌,知道干什么、清楚怎么干,走一步前多看兩步,就能做事有方向、破題有辦法、行動有力度。
心里有底,“心”是主宰,重在修心。心為載體,要吸納滋養(yǎng),使其不斷豐厚博大;要修煉養(yǎng)護,使其日益堅韌強大;要清洗擦拭,使其保持清明澄澈;要吐故納新,使其持續(xù)提質(zhì)升華。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常修常煉,認真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發(fā)揚“擠”和“鉆”的精神,努力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涵養(yǎng)奮發(fā)進取的激情,砥礪一往無前的精神,錘煉咬定青山的毅力,滿腔熱忱投入到為民造福工作中去。要在增強本領上常礪常進,保持知不足、不知足的求知若渴狀態(tài),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要事上見、事上練,敢到“矛盾堆里”錘煉本領,能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大顯身手。在作風建設上要堅持不懈,事業(yè)發(fā)展永無止境,黨員干部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以昂揚姿態(tài)砥礪奮進。
心里有底,“底”是基礎,要在厚底。千難萬難,“心里有底”就不難。有了底氣就有正氣,有了底蘊就有魄力,有了底數(shù)就有能力。黨員干部必須把做事的根扎在基層,心系群眾、情系民生,常到基層一線察民情、聽民意,做到對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了然于胸,想方設法解難紓困;要認識到群眾中有大智慧,基層是最好的實踐課堂,能得到最豐富的實踐歷練、意志鍛煉、能力淬煉,以久久為功精神厚積底蘊,不斷夯實為民造福的能力素質(zhì),在筑底、強底、厚底中勇毅向前。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