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廉穎婷 通訊員 朱斌賓 田棟 劉華勛
九月的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zhèn)山巒含黛,層林盡染,“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循著聲音看去,一群游客正圍著一名身穿橄欖綠的帥氣小伙——武警福建總隊龍巖支隊上杭中隊“古田小火炬”講解員正在給游客進行義務講解。
駐守在這里的武警龍巖支隊上杭中隊立足獨特政治優(yōu)勢,以紅色血脈滋養(yǎng)信念,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譜寫了一曲曲根植紅色沃土、服務駐地建設的華彩樂章。
圖為“古田小火炬”講解員為游客義務講解。江秀平 攝
傳承血脈寫榮光
“1929年12月,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在此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新兵下隊后,上杭中隊指導員呂佳輝再次把“下隊第一課”放在古田會議會址。
“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這首名為《蘇區(qū)干部好作風》的山歌,唱出了當年蘇區(qū)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作風和艱苦奮斗精神,激勵著中隊官兵奮發(fā)向上,拼搏進取。
“我要向蘇區(qū)干部學習,立足本職崗位,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痹谏虾贾嘘牻M織的“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中,中士林泳霖向大家分享他的奮斗觀。中隊官兵還走進才溪鄉(xiāng)調查紀念館開展參觀見學,與古田會議紀念館和古田消防救援站聯合開展“向典型致敬”活動。
圖為武警上杭中隊官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王永欣 攝
上杭中隊黨支部始終把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為緊抓自身建設的目標,堅持從思想上端正官兵根本態(tài)度。近年來,中隊共培養(yǎng)16名“古田小火炬”講解員,5名考生如愿考上軍校,涌現出“武警部隊十佳軍嫂”莊菁菁、福建省道德模范劉俊煌、總隊優(yōu)秀政治教員呂佳輝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因勢利導育新人
“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后,古田會議的時代價值進一步彰顯,古田的歷史地位進一步凸顯?!惫盘飼h紀念館館長黃光禮說,“2014年以來,全國各地黨政機關、部隊院校等紛紛到古田開展紅色教育,10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把紀念館作為共建培訓教育基地。近10年來,古田鎮(zhèn)景區(qū)累計接待游客近2000萬人次,帶動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60億元,為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
呂佳輝被近年來古田鎮(zhèn)旅游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深深觸動,他深知這是時代賦予古田鎮(zhèn)的機遇。同時,他還在思考:能否借鑒地方單位在紅色景點建立教學點的模式,與紅色場館簽訂共建協議?能否請他們?yōu)橹嘘犈囵B(yǎng)一支“古田小火炬”講解員隊伍?之后,呂佳輝主動與武警龍巖支隊和上杭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系,溝通協調此事,很快便收到答復。
“古田會議紀念館負責人非常贊同這個做法,他們派人為上杭中隊組織講解員培訓?!鄙虾伎h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陳桃鳳說。
“現在我們所處的是當年開會現場,會場布置簡樸、熱烈、莊重……”“李逸聰同學,在講解中,我們要做到眼神交流、手勢指向和語言內容同步到位?!边@是古田會議紀念館幫助上杭中隊培訓講解員的一幕。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紅色講解員李逸聰,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古田會議會址,聆聽革命故事,感悟光輝歷程……”每逢節(jié)假日,李逸聰就會到上杭縣各大紅色景點義務講解,游客們被他流利的語言、自然的笑容、標準的手勢所吸引,凝神聆聽、贊嘆不已。
目前,古田會議紀念館已經為上杭中隊培養(yǎng)出16名講解員,一個個身著橄欖綠的講解員成為古田會議會址內一道靚麗風景線。
上杭中隊還與古田會議紀念館、才溪鄉(xiāng)調查紀念館等場館簽訂共建協議,在場館內設立教學聯系點,通過主動走出去和熱情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讓官兵們在會議現場、戰(zhàn)斗遺址等地接受教育,在情景再現中進一步鑄牢聽黨指揮、獻身強軍實踐的思想根基。
圖為武警上杭中隊舉行榮譽上墻儀式,給立功者佩戴獎章。張祺 攝
2023年8月1日,李逸聰和戰(zhàn)友們拿著上杭縣中考考生小陳送來的特殊禮物——“上杭一中錄取通知書”爭相傳看。
小陳是上杭中隊資助的一名家庭困難學生,家庭困境讓成績優(yōu)異的小陳多次產生放棄學業(yè)的念頭。
“不能讓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上不起學?!鄙虾贾嘘牴俦私馇闆r后,主動和小陳結成幫扶對子,為她辦理了一張“助學卡”,每月定時給她匯款作為生活費用。
自2012年起,上杭中隊自發(fā)成立“愛心基金”,把自制的“愛心基金”捐款箱懸掛在營區(qū)顯著位置,提倡中隊官兵將平時零碎的紙鈔硬幣捐助出來,所籌資金用于捐資助學。
“上杭中隊官兵非常支持駐地教育事業(yè),他們長期和4名條件較差的學生結對幫扶,每個月都會將官兵捐贈的錢送到學生手中。”副校長溫金娥說。
十余年間,從捐款箱到“助學卡”,一茬又一茬官兵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累計捐款達5萬元,先后有25個困難家庭接受上杭中隊資助,幫助35名貧困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雙向奔赴同發(fā)展
上杭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雙擁工作,近年來,上杭縣先后成功創(chuàng)建省級雙擁模范縣“四連冠”、全國雙擁模范縣“三連冠”,雙擁模范縣已經成為上杭縣一張含金量極高的“城市名片”。
在上杭中隊門口有一條寬闊的大馬路,當地人叫“雙擁路”。在“雙擁路”上還有一座公交車站,叫作“武警中隊公交站”。
“通過中隊保存的資料來看,門口原來是一條泥濘的鄉(xiāng)村小路?!痹谏虾贾嘘牁s譽室,還保存著這張當時未修公路之前的老照片。
圖為媒體記者走進“武警中隊公交站”便民點。沈少敏 攝
上杭中隊離城區(qū)還有一段距離,部隊執(zhí)行任務、附近群眾出行都會因為交通不便、道路難行而犯愁。時任上杭中隊主官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反映了這一情況。上杭縣組成臨時工作組了解情況后進行建設論證,并用最快的速度投入近2000萬元把路修好了。
“上杭縣經濟發(fā)展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上杭中隊官兵的保駕護航?!鄙虾伎h雙擁辦負責人曹昌星說。
今年6月,受持續(xù)強降雨影響,上杭縣多地發(fā)生山體滑坡、內澇等災情。上杭中隊接到當地政府救援請求后,中隊長周徐聰立即帶領11名官兵挺進受災嚴重的上杭縣中都鎮(zhèn)。得知一處倒塌房屋內埋著兩名老人,指揮員在確定老人位置后,迅速判定情況,指揮救援。
官兵們借助挖掘機把3名救援人員送到倒塌房屋頂,緩慢清理障礙物后,周徐聰讓兩名戰(zhàn)士在外面接應,他利用建筑物縫隙爬進倒塌房屋內部。
“堅持住、不要怕,武警已經來了。”一名老爺爺對老奶奶喊道。老奶奶被倒下的門框和衣柜壓在下面不能動彈,周徐聰將壓在老人身上的重物移開后,將老人家抱出。隨后,他與在外面的兩名戰(zhàn)士協力,把兩位老人抬到屋頂。
官兵用身體作“護欄”,把老人家穩(wěn)穩(wěn)地固定在挖掘機上,隨后轉移到早已準備好的醫(yī)療區(qū)域。
圖為武警上杭中隊官兵參與搶險救援。公佩翔 攝
受災現場,暴雨不斷,情況復雜,武警官兵們身體多處被鋼筋刮傷,泥水沾滿全身,卻絲毫感覺不到苦累疼。
這些年,上杭中隊始終把駐地當成家,在駐地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下,一茬茬官兵精武強能,扎根崗位建功立業(yè),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先后完成多項急難險重任務,當地群眾稱贊他們?yōu)椤昂即ㄐl(wèi)士”。
編輯:廉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