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俄發(fā)起SWIFT制裁有何影響 |
【我要糾錯】 | 【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 | ||
|
丁戈隆東
烏克蘭局勢仍是全球關注焦點,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斷加碼。美國白宮2月26日發(fā)表聲明稱,為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采取的軍事行動,美國與歐盟、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加拿大領導人決定,將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環(huán)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xié)會(SWIFT)支付系統(tǒng)之外,并對俄羅斯央行實施限制措施,以防其配置國際儲備削弱制裁措施造成的影響。
SWIFT創(chuàng)建于1973年,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附近,主要職能是在全球銀行系統(tǒng)之間傳遞結算信息,以實現(xiàn)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簡單來說,全球各國存在眾多金融機構,國家間的標準又存在差異,國內金融機構與國外金融機構進行交易時,需要一個暢通的渠道,而SWIFT就是國際上傳遞金融信息的一個主要渠道。目前,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1.1萬家金融機構使用SWIFT提供的通信服務,SWIFT幾乎囊括了全球所有的金融機構,掌控著全球金融的互聯(lián)互通。據俄羅斯SWIFT協(xié)會介紹,俄羅斯大約有300家金融機構使用SWIFT系統(tǒng)服務,用戶數量僅次于美國;俄羅斯超過一半的金融機構為SWIFT會員。
動用SWIFT制裁,被視為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的“核武級”金融制裁選項。概因當前國際清算繞不開SWIFT,將俄羅斯銀行排除在外,有可能造成俄羅斯在國際金融界的實質性孤立,直接影響俄羅斯跨境資金往來,首當其沖就是俄羅斯的出口外匯收入,包括俄羅斯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的收入。這是俄羅斯財政收入的一大支柱,一旦全面實施SWIFT制裁,影響可想而知。不過,交易是雙向的,動用SWIFT制裁的影響也是雙向的。因為俄羅斯對外支付賬款也要使用SWIFT系統(tǒng),“斷聯(lián)”無疑直接損害與俄方有經貿往來的西方企業(yè)利益。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所說,禁用SWIFT的“利弊存在爭議”,尤其對于購買大量俄羅斯油氣等產品的歐洲國家而言,會帶來支付方面的困難。像意大利和德國,盡管都表態(tài)支持限制俄羅斯使用SWIFT系統(tǒng)的舉措,不過仍在小心權衡制裁范圍,盡量避免自身受損。
目前,西方國家尚未擬定“斷聯(lián)”對象名單。正如聯(lián)合聲明所寫:“我們正竭盡全力研究如何減少SWIFT‘斷聯(lián)’措施的附帶損害,確保這一措施打擊正確對象。我們需要的是有針對性、實用的SWIFT限用措施?!痹蚩上攵?,動用SWIFT制裁在歐洲內部一直面臨相當阻力,因為如果全面封殺俄羅斯銀行機構,也會對西方尤其是歐洲帶來傷害。歐盟數據顯示,德國34%的石油和65%的天然氣依靠從俄羅斯進口。因此,德國政府提議以“有針對性且實用的”方式對俄進行SWIFT制裁,而非將該國金融機構全部排除出該系統(tǒng)。美國國務院能源安全高級顧問阿莫斯·霍克斯坦也表示,美國制裁措施將不會針對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yè),因為此舉不但難以減少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反而會令美國及其盟友承擔能源價格上漲的后果。
金融制裁是美西方的慣用手段。美國利用自身在國際金融體系的優(yōu)勢地位,習慣拉上西方盟友對其他國家采取“凍結資產”“禁止經貿往來”等制裁手段,“禁用SWIFT”是一種嚴厲手段。實際上,為了應對西方制裁,俄羅斯央行2014年開發(fā)了本土版金融信息傳輸系統(tǒng)(SPFS)。據統(tǒng)計,目前有23家外資銀行與SPFS系統(tǒng)連接。因此,也有觀點認為,雖然SWIFT制裁短期內為俄羅斯經濟和金融系統(tǒng)帶來混亂,但長期而言影響有限。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為,外資銀行可以使用SWIFT的替代系統(tǒng)與俄銀行進行交易,只是成本更高。美國國務院負責制定制裁政策的前高級官員理查德·奈菲尤就表示,SWIFT制裁“將立即產生巨大影響,但俄羅斯將很快通過其他金融通信工具緩解這種影響”,其作用“被嚴重夸大”。
當天的聯(lián)合聲明決定“在近幾天內”將部分“選定的”俄羅斯銀行排除出SWIFT支付系統(tǒng),其實留有不少回旋余地,最后制裁的范圍和影響還要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