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市場不能“雜草叢生” |
【我要糾錯】 | 【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 | ||
|
戴先任
被無數(shù)學子和家長視為“人生大事”,志愿填報已成為一樁熱門生意。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到幾萬元的一對一服務,甚至還有幾分鐘自動生成志愿。這些機構和服務背后的含金量,極度參差不齊,而志愿填報師這一新生職業(yè),也充斥著混亂的現(xiàn)象。(6月14日天目新聞)
家長及學生重視高考志愿的填報,慎重選擇今后的職業(yè),是一種理性態(tài)度。一些高考志愿咨詢機構應運而生,是迎合了高考志愿填報的旺盛需求。但現(xiàn)在市場上的很多高考志愿咨詢服務,不僅收費畸高,而且泥沙俱下。如有“高考志愿規(guī)劃師”培訓兩小時就上崗,“規(guī)劃師”不需相關經驗;有商家以AI、大數(shù)據(jù)為噱頭,推出“智能”選志愿,5分鐘出結果,實際并不靠譜……而踏入“歧途”的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也會把廣大高考學生“引入歧途”。
要反對的不是高考志愿填報服務市場,而是市場滋生的亂象。要對行業(yè)加強審核監(jiān)管,規(guī)范這些有償咨詢機構。而如何進行志愿填報,給學生一個好的發(fā)展前景,不能僅僅是學生及家長的事,學校也要為學生及家長提供高考志愿填報咨詢,為學生及其家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在學生填報志愿問題上,學校不能當“甩手掌柜”。同時,家長也要保持理性,不要頭腦發(fā)熱,防止被無良商家忽悠,要認識到,不是一味砸錢就能給孩子帶來一個好的未來。
高考志愿填報非小事。各方要形成合力,促進高考志愿填報服務規(guī)范發(fā)展,更不能讓高考志愿填報成了“瘋狂生意”,專門收割高考學生“韭菜”。要看到,高考志愿填報服務步入正軌,也能為更多學生引好路。
(責任編輯:馬樹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