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壓線”志愿填報套路為何受追捧? |
【我要糾錯】 | 【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 | ||
|
熊丙奇
“志愿填報撿漏的技巧”“不浪費一分,教你如何壓線錄取”……這是一些志愿填報咨詢機構十分打動家長的營銷宣傳。能“撿漏”進好學校,或做到剛剛過高校的投檔線被錄取,這樣的“志愿填報技巧”很受家長追捧。
這其實是利用考生和家長不懂志愿填報規(guī)則進行的虛假宣傳。所謂“撿漏”,就是考生本人分數不高,卻被錄取進了一所好學校。從每年的錄取結果看,確實會有一些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某所高校往年的錄取分數(名次)很高,今年錄取分數卻下降了幾十分,填報這所學校的考生就撿了“漏”。發(fā)生這種情況是由志愿填報具有一定的博弈色彩決定的,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并不知道其他考生的走向,而高校在某省的投檔分、錄取分是由在該省的招生計劃與填報該校的考生情況確定的,于是會出現某所高校今年填報的高分學生多,錄取分數走高,以及填報的高分學生減少,錄取分數降低的投檔分起伏變化。這也稱為高校錄取的“大小年”現象。
在傳統志愿(等第志愿)中,“大小年”情況比較突出,不時會出現某所名校在某省的投檔線就是一本線,或只比一本線高一點的“小年”情況。實施平行志愿投檔、錄取之后,“大小年”現象大為減少。
由于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并不知道其他考生怎么填,所以也就無從知道某學校今年的投檔分會走低。換言之,在填報志愿時,根本不可能知道可以撿哪一所學校的“漏”。所以,是不是撿到漏要到高考錄取結果公布時才知道。因此,所謂在填報志愿時可以“撿漏”就是虛假宣傳?!皳炻背晒ζ鋵嵤菢O小概率事件。
考生走向的不確定性,帶來高校投檔分變化的不確定性,這也就是高考志愿填報的困難之處。我國各地高考錄取在大部分招生錄取批次,都已經實行平行志愿。根據平行志愿投檔、錄取規(guī)則,考生只要做到理性定位自己的目標院校、專業(yè),在填報志愿時合理搭配志愿,做到“沖穩(wěn)守?!?,拉開志愿的梯度,就既可沖自己感興趣的學校,也可減少志愿填報的風險,提高被錄取幾率。
所謂“壓線投檔、錄取”在平行志愿投檔錄取中是大概率事件。因為平行志愿的投檔規(guī)則是“分數優(yōu)先,遵循志愿”,然而卻難以做到在填報志愿時精準預測某所學校的投檔分是多少,進行“壓線填報”。一些機構宣稱自己幫多少考生實現壓線投檔,這并非真本事,是壓線投檔結果發(fā)生后才知道是壓線,只要按平行志愿規(guī)則填志愿,都會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壓線”投到某所學校,但這所學校并不一定是考生最希望進的學校。
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幾十個志愿個數的設置,就是為了降低學生填報志愿的風險。壓線投檔進一所學校,并不見得就是好志愿,這意味著被錄取的專業(yè)并不一定理想,甚至可能是被調劑錄取的專業(yè)??忌顖笾驹?,不能僅追求被錄取,還要考慮自己的學業(yè)發(fā)展和職業(yè)發(fā)展。
所以,只要掌握了志愿填報的規(guī)則,就不會相信機構可以精準預測某校投檔分數從而可以“撿漏”填報、“壓線”填報的宣傳??忌鶕救说目挤?名次)、興趣,結合高校往年錄取情況與今年的招生計劃,按本省的高考志愿填報規(guī)則定位、組合自己的院校、專業(yè)志愿,家長要把更多精力用在研讀政策、了解平行志愿投檔規(guī)則上。在這方面,各省教育考試部門和高中學校要加強對考生和家長的政策宣講和志愿填報指導。
(責任編輯: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