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種糧大戶更好發(fā)揮帶動作用 |
【我要糾錯】 | 【字體:大 默認 小】【打印】【關閉】 | ||
|
潘醒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給安徽省太和縣的種糧大戶徐淙祥回信時表示,希望種糧大戶發(fā)揮規(guī)模經營優(yōu)勢,積極應用現代農業(yè)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這封回信傳遞出黨和國家對種糧大戶的關心和重視,也激發(fā)了更多農民多種糧、種好糧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我國糧食生產總量連續(xù)多年站穩(wěn)1.3萬億斤臺階,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3公斤,高于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不過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劇,資源環(huán)境約束日益趨緊,我國糧食產量實現持續(xù)高位增產的難度加大。種糧大戶是我國糧食生產供應的“中流砥柱”,起到給廣大小農戶帶頭的作用,在農機工程、農機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等項目上發(fā)揮引領功能,在機械化和勞動力方面也有輻射小農戶的優(yōu)勢。
如何讓種糧大戶多種糧、種好糧?筆者認為,需要在確保糧食補貼、落實土地流轉、普及先進技術、降低種植成本、提供金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糧食補貼是有利于提高種糧大戶生產積極性、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的關鍵政策。各地政府要多方籌措糧補資金,通過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精準識別實際種糧大戶,并加強對補貼面積的核實。糧食補貼資金要確保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滯留或挪作他用,通過銀行撥付形式,及時將補貼發(fā)放到種糧大戶,保證種糧大戶利益,促進農業(yè)生產健康發(fā)展。
統計數據表明,種糧大戶糧食生產畝均成本比普通戶要低大約20%,畝均收益比普通戶高10多個百分點,規(guī)模種糧生產收益明顯高于散戶。因此,耕地集中在種糧大戶手里,能夠促進規(guī)模化經營,實現糧食集約化種植,確保糧食產量穩(wěn)定。我國要加大推進落實土地流轉政策,鼓勵種糧大戶能者多勞,承包、租種更多耕地,同時承包期要制定長效機制,確立長期不變的基本原則,讓種糧大戶放心投資,專心發(fā)展集約化種植。糧食種植技術也要隨之科學化,應鼓勵種糧大戶學會使用良種,掌握先進種植技術。地方政府要加強對種植大戶的種植技術培訓,采取農業(yè)專家下鄉(xiāng)指導、網絡遠程授課、云上技術支持等,加快實現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的轉變。
在糧食生產所需的費用中,農資成本與人力成本占比最大,且價格波動性很大。比如在每年春耕期間,化肥、農藥、種子等價格經常出現大幅漲價,加大了種糧大戶的種植成本,擠壓了糧食生產利潤。所以,地方政府要確保農資產品穩(wěn)定供應,將農資價格降下來,保障種糧大戶優(yōu)先購買權。規(guī)?;N植生產需要大量人力,而近年來人工成本上升很快,可加大普及機械化種植技術,以節(jié)約人力成本。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特別是小麥的綜合機械化率超過97%。政府可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鼓勵購買使用高效農機裝備,提高機械化種植水平和糧食生產效率。
種糧大戶在發(fā)展規(guī)模經營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生產和周轉,而且糧食規(guī)?;a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如果資金成本過高,就會吞噬利潤,使得種糧變得不經濟,令種糧大戶失去信心。所以,種糧大戶需要低成本資金,政府可以提供融資便利,給予貸款優(yōu)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對種糧大戶低息放貸。同時,糧食生產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yè),風險較大,政府可鼓勵保險公司開發(fā)相應的農業(yè)保險,并由政府提供一定額度的保險費用補貼,引導種糧大戶積極購買農業(yè)保險,以促進種糧大戶放開手腳,全心投入糧食種植生產,更好地走規(guī)?;洜I道路。
(作者系甘肅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