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顏色沉穩(wěn)的男士襯衫,款式新穎的女士假領和外套以及色彩明艷、充滿童趣的兒童上衣……當前正逢畢業(yè)季、旅游季和暑假,各地政務服務中心迎來了申辦二代身份證和辦理出入境證件高峰期。為了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四川成都等地上線了貼心“衣帽間”服務,解決了廣大群眾拍證件照時“穿衣打扮”的困擾。(見7月14日《光明日報》)
政務中心為辦證群眾提供免費服裝選擇,這看似小事,卻大大提升群眾的辦事體驗。對于許多人來說,挑選合適的服裝是拍照前的一大煩惱,既要考慮顏色、樣式是否與自己的特點相協(xié)調(diào),又要符合拍證件照的要求。政務中心的“衣帽間”直接為群眾提供更多可選項,積極回應了這一現(xiàn)實需求。
小小“衣帽間”,抓住了群眾的“關鍵小事”,折射了基層職能部門工作作風的轉(zhuǎn)變。過去,一些政務部門或窗口對群眾個性化需求的關注不足,以身份證照片為例,網(wǎng)友紛紛吐槽自己的照片“丑哭了”。而一些地方政務部門或窗口推出的“衣帽間”“多次拍照、精心選取”等服務,則是從群眾角度出發(fā),積極主動想辦法、出實招,讓民生關切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xiàn)。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群眾提供穿衣搭配服務,或許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對于辦事民眾而言,小訴求被看見、被滿足,顯然是一種細微真切的獲得感。
兩面鏡子、幾件衣服,這些實實在在的接地氣措施,為辦好民生實事提供了有益啟示。比如,垃圾分類、物業(yè)管理等小事匯聚起來,對一座城市而言,則是需要積極處理的民生大問題。從公共治理層面看,再細微的訴求也對應著某些現(xiàn)實痛點,推動社會精細化治理應該也必須面對這些小事。從這一意義上說,有關部門一方面要從思想上意識到“小即是大”——普通公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往往也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需要關注的重要切面,另一方面要在行動上做細做實,讓以人為本的底色更亮,讓難題“有解”更“優(yōu)解”。
為民擔當是具體而微的。深入百姓日常生活、深入社會的毛細血管,辦好事才可能有好辦法。
編輯: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