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君 通訊員 肖思璐
青磚黛瓦、白灰勾縫,雕花圍欄……迎著清晨的陽光,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公安局百侯派出所“古民居保護站”的民警又開啟了一日的巡邏。
大埔縣百侯鎮(zhèn)共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120多座,是迄今為止國內發(fā)現官廳式古民居最多的地方。侯南村更是古民居建筑集群核心區(qū),有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全國鄉(xiāng)村旅游模范村”的美譽。
大埔縣公安局歷來重視古民居保護工作,積極主動作為,堅持以防為主、打防結合的工作原則,確保古民居保護工作落地落實。
三定三巡 守牢安全底線
“每當看到他們在夜晚巡邏,心里就會感到十分踏實。”侯南村村民小楊說。
為確保古民居內的財產安全及其歷史遺跡的完整性,大埔縣公安局百侯派出所因地制宜設立了“古民居保護工作站”,對鎮(zhèn)內所有古跡和古民居進行了詳細的備案登記。
同時,創(chuàng)新性地制定了“三定三巡”巡邏制度,定點對轄區(qū)內每一片古民居及其周邊巷道進行全面巡邏檢查,定期對轄區(qū)古玩市場和廢舊回收等走訪調查,將126座古民居按責任制分配給所里每一位民警,以聯合巡查、夜間必巡、行業(yè)必巡的方式,每周每月進行治安巡邏,以便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各種隱患,向相關負責人發(fā)出整改責任通知,從而保證確保古民居文物安全不受威脅。
久而久之,這也成為百侯鎮(zhèn)的一道亮麗的風“警”線。今年以來,全鎮(zhèn)共設立治安巡線3條,巡區(qū)24個,依托70個基本單元網格科學投放警力,推動街面警情同比下降11.3%,現場調解街面矛盾糾紛25個,矛盾糾紛調解率達100%,同時依托古民居保護站,開設講座、宣傳活動指導居民做好防盜、防火工作6場次,覆蓋群眾2千余人,有效增強居民的古民居文物保護意識。
智慧巡控 架起防護網絡
“盜賊往這條路上走了?!弊哌M百侯派出所“大合成作戰(zhàn)中心”,智能化“獵鷹”系統(tǒng)的大屏幕上,實時監(jiān)控影像映入眼簾,人流情況一目了然。
今年2月初,百侯鎮(zhèn)侯南村古民居內的梨木家具、瓷器、錫燈盞臺等老物件相繼被盜,百侯派出所辦案民警在“獵鷹”系統(tǒng)大數據支持下,快速發(fā)現了嫌疑人身影,通過追蹤研判,民警最終在大埔縣湖寮鎮(zhèn)抓獲犯罪嫌疑人胡某謙和房某宜,尋回被盜老物件48件。
有了科技的加持,古民居保護更顯智能。大埔縣公安局百侯派出所積極構建“網格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成功建成了派出所“大合成作戰(zhàn)中心”,并在此基礎上研發(fā)了集情報預警、軌跡分析、指揮調度于一體的智能化“獵鷹”系統(tǒng),大大提升了警務工作的科技化與信息化水平。
大埔縣公安局在侯南、侯北等地的主要街道、重要路段、出入口布設了治安監(jiān)控點,確保鎮(zhèn)區(qū)和中心村視頻監(jiān)控達到無盲區(qū)全覆蓋,有效強化了區(qū)域內的安全防控網絡。合成作戰(zhàn)中心的民警每日都會對古民居進行視頻巡邏,實時監(jiān)控各古民居點位的情況,為這些珍貴的古民居編織起了一張無形卻堅實的防護網,切實保障了古民居的安全。
今年以來,在百侯派出所“大合成作戰(zhàn)中心”的技術支撐下,有力提升街區(qū)巡防力量開展技術巡防和處置指引能力,共抓獲各類違法嫌疑人5人,查獲古文物48件,推動轄區(qū)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0.0%,并組建紅色義警隊伍,提醒、勸阻違法人員44人,阻斷交通事故苗頭31起,百侯派出所在探索中進一步總結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之路。
群防群治 凝聚保護合力
“古民居內梨木家具多,天氣干燥,防火工作必須警鐘長鳴,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留下任何一個隱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卑俸钆沙鏊虒T劉萬涌帶領古民居保護巡邏隊邊走邊強調巡邏重點。
百侯鎮(zhèn)的古民居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緊密相連,其獨特的集群式布局更顯防火重要性。近年來,百侯派出所采取創(chuàng)新型警務合作模式,引入村治保會、婦委會、老人組等基層黨員干部作為警務助理,自建成一村一警+警務助理的隊伍,深入到村(居)警務工作中去,形成黨群聯防、鄰里聯防、村村聯防的良好局面。
與此同時,百侯派出所還積極探索治安聯動新模式,充分調動村民自治積極性,組織村民干部、宗族成員等群體,打造“紅色義警”隊伍。這支隊伍按照網格化管理模式,針對網格特點在全鎮(zhèn)70個基本單元網格做好古民居防火防盜工作。依托群眾基礎,極大地拓寬了巡防覆蓋面,實現了鎮(zhèn)域內治安管理的精細化和高效化。
目前,大埔縣公安局百侯派出所在古民居保護方面已卓有成效,組建了50名聯防隊員的古民居保護巡防隊,對古建筑群開展全方位、無死角的保護巡防。
編輯:邢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