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春
□ 本報通訊員 陶晨
“‘浙嶺漁12163’剛在平臺上下單,我們現(xiàn)在要趕過去收集船上含廢機油的污水?!睖貛X中心漁港箬山港區(qū)里,一艘油污水收集船正穿行在大船之間。收集船工作人員黃師傅告訴正在開展“回頭看”的溫嶺市檢察院檢察官,有了“海洋收集寶”App,停泊港口的漁船如果需要處理污染物,船長只要在手機上報備,他們就會免費上門服務。
漁船污染物得到有效處理,離不開溫嶺市檢察院的有力監(jiān)督。2020年年初,該院檢察官發(fā)現(xiàn),轄區(qū)內多個港口??康臐O船處理生產生活污水、垃圾的方式就是傾倒入海,導致部分海面飄著垃圾和油花。當?shù)厝舜蟠硪矊@一亂傾倒現(xiàn)象提出建議。經過幾個月的調查,檢察官掌握了當?shù)?個漁港及部分漁船未設置防污設施,有的漁船安裝了防污設施卻基本不用的情況,并及時向相關部門發(fā)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解決漁港漁船防污設施配備,建立配套制度,保護好海洋環(huán)境。
收到檢察建議后,溫嶺市港漁局高度重視,在開展整治的同時,于2021年6月上線漁港漁船污染物數(shù)字化防治服務(“海洋云倉”),借力物聯(lián)網+區(qū)塊鏈技術,實現(xiàn)船舶污染物收集處置一站式、全流程數(shù)字化治理。船長在“海洋收集寶”App上下單后,收集船便會上門收集污染物,再送至碼頭進行儲存和預處理,整個過程都會被“海洋云倉”記錄下來。目前,該項目已覆蓋溫嶺中心漁港石塘、箬山等6個港區(qū)。
為調動漁民積極性,港區(qū)還實行“三色碼”運行機制。當漁船6個月入港3次沒有交納污染物,會被賦“紅碼”;超過1個月入港2次沒有交納污染物,將被賦“黃碼”;而規(guī)范有序地收集處置污染物,則被賦“綠碼”。
該項目運行一年多來,溫嶺已完成6124艘次污染物收集,共1695.21噸。“你看,現(xiàn)在海面是不是很清爽?”黃師傅開心地說。
本報記者 王春 本報通訊員 陶晨
編輯:周芬棉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