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17日訊 記者張維 記者日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目前知識產權領域“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已實現全國31個?。▍^(qū)、市)全覆蓋。全國知識產權系統(tǒng)指導管理的調解組織達1900余家,較2022年增加了700家。2023年受理案件13.4萬件,較2022年增長45%。通過調解方式服務民營企業(yè)10.9萬家、外資企業(yè)1500余家。
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速推進、不斷健全。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介紹,知識產權協(xié)同保護機制建設持續(xù)加強。2023年新批復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8家、快速維權中心7家,全國知識產權協(xié)同保護機構總數達到112家。已運行的保護中心和快維中心共受理知識產權保護維權相關案件12萬件,受理專利快速預審請求23.9萬件。在保護中心和快維中心備案的企事業(yè)單位約15萬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超過5700家。
知識產權誠信建設深入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知識產權信用管理規(guī)定》,對知識產權領域失信行為予以規(guī)制,累計將107名主體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涉及故意侵犯知識產權、從事嚴重違法專利、商標代理行為等失信行為。分兩批推動北京、上海、浙江等19個?。▍^(qū)、市)及福建廈門、廣西柳州等12個地級市開展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jiān)管試點。
編輯:周芬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