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文彬
在我國農村,或許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鎮(zhèn)村之寶”,或古代建筑、或奇珍異寶、或花草樹木……而在我的故鄉(xiāng)江西省弋陽縣圭峰鎮(zhèn)蔣坊村,“鎮(zhèn)村之寶”卻是兩棵佇立在池塘邊上的參天香樟樹。據(jù)村里長輩講,這兩棵香樟樹至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遺憾的是其中一棵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被燒毀了,留下的另一棵半個世紀來依然風雨無阻地呵護著全村一百六十多戶七百多人。香樟樹已儼然成為村民心中的“守護神”。
我們村的香樟樹枝繁葉茂,樹高約二十幾米,樹冠有如巨傘,遮天蔽日;軀干至少要四五個成年人才勉強合抱,集雄偉、英武、端莊于一身,就像村里慈祥、睿智、寬宏大度、飽經(jīng)滄桑的長者,用巨大的樹冠為村民攔風遮雨,蔭庇一方黎民百姓。
香樟樹開花的時候,整個村莊的空氣中彌漫著樟樹的芳香。特別是在酷熱的“三伏”天,大人們勞作之余,都會在樟樹老根上坐著歇息閑聊片刻,大口喝著涼茶,大蒲扇不時的扇動著,笑聲從樹陰底下飛向盛夏的天空。孩子們在樹下玩耍,在池塘里盡情嬉戲……樟樹底下儼然成了全村男女老少的樂園。
我家老屋就在距離香樟樹大約八九百米遠的地方。打從我孩提時起,每年冬季,祖母就常常帶我到香樟樹下拾取枯枝落葉作為柴火。頭一天剛把地上的枯枝落葉一掃而光,心想第二天可能再無所獲了??纱稳?,當我們祖孫倆來到香樟樹樹下時,滿地依舊是紅的、黃的、褐的、灰的葉子,從根部向四面八方鋪展開去,如一張落葉做的地毯。我快樂得像鳥兒般地跳躍、嬉鬧,兩只小手不停地抓起枯葉撒進籮筐,枯葉卻像天女散花般到處飛揚,飄飄落落地撲進大地的懷抱……從立冬到次年立春,我們祖孫倆每次都能滿載而歸。
天有不測風云,樹也有旦夕禍福。由于年代久遠,這兩棵香樟樹長期經(jīng)受風霜雨雪和雷擊,其中的一棵大部分已經(jīng)空心化了。我8歲那年深秋的一個傍晚,村里一位老奶奶的小雞鉆進樹洞,老奶奶端著煤油燈去尋找,一不小心點燃了樹洞里面的枯枝干葉,繼而引燃樹干。老奶奶嚇得癱倒在地,人們七手八腳地將老奶奶抬到陰涼處施救,老奶奶醒來,仍然嚇得說不出話來。有一個中年婦女就將老奶奶背回家去了,但誰也沒有責怪老奶奶一句。
由于樟樹油易燃,火借風勢,整棵樟樹都籠罩在火海之中。雖然,村民們都紛紛拿來水瓢水桶救火,但是,面對熊熊烈火,簡直是杯水車薪。眼看整棵樟樹就要化為灰燼之時,恰好下了一場大雨,澆滅了這場大火,否則的話,樟樹附近的房屋都會遭殃。大雨過后,這棵香樟就只剩下了光禿禿的軀干。后來,生產隊請人將殘存的樹干鋸成板塊,村里每戶都分得幾塊。有的家用來做家具,而我父親用樟木做成木箱,至今仍用來裝衣服。這棵樟樹真正是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聽說另一棵樟樹也差點離鄉(xiāng)別土。十多年前,很多村莊的古樟樹面臨販賣、倒賣、移栽。村里有些人也蠢蠢欲動,想賣掉這棵樟樹換錢花。村里的老人就諄諄告誡那些人:人挪活,樹挪死。這棵樟樹是我們村的“鎮(zhèn)村之寶”,也是我們村離鄉(xiāng)游子夢縈魂牽的寄托,是萬萬不能賣的。由于老人們的一致反對,這棵樟樹至今仍然屹立在村里的池塘邊上。我很慶幸,也很感激村里的老人們保護了這棵“守護神”。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香樟樹見證著我們村一代又一代人的茁壯成長。大學畢業(yè)后,我便離開了這個生我養(yǎng)我的村莊,來到廣西工作。只是每次回到故鄉(xiāng),我都會來這棵香樟樹下坐會兒,喃喃傾訴心底的思念。因為無論我身處何方,心都會飛向家鄉(xiāng),棲落在故鄉(xiāng)的香樟樹上。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委政法委)
編輯:梁成棟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