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祖友
老家地處巢湖市銀屏鎮(zhèn)一偏僻的小山村,這里的土質(zhì)、氣候十分適宜石榴樹的生長。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村西頭的山邊、洼地上,連片栽滿了石榴樹。
陽春三月,細雨如絲,石榴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不久灰白色的枝條上就會抽出細長、嫩紅色的葉芽,葉芽慢慢舒展著,到麥子抽穗,綠葉便串滿了枝頭。仔細看去,綠葉間,稀稀拉拉地藏著一些嫩黃色的花蕾,有時冷不防還會開出幾朵火紅火紅的,若煙霞般燦爛、絢麗的石榴花,令人好一陣心喜。
其實石榴花盛開的最佳時節(jié)應在每年的6月初,榴園里的石榴樹一齊開花,綠蔭映紅,絢麗多彩,樹樹妖嬈,坦蕩、熱烈、張揚,毫不矯揉造作。兩三個星期后,那紅花下面就長出了一個個細長若花瓶狀的青果,花瓶上配著紅花,令人賞心悅目。
時令進入深秋,漫山遍野的石榴就成熟了。如秤砣般實成的石榴,有的將樹枝都壓彎了,而自己卻隱身到簇簇綠葉中。陣陣微風吹來,滿臉堆笑的石榴隨著榴枝上下左右地不停擺動,向人們點頭致意,恰像是一位打著秋千嬉耍的頑童。
這樣一個好玩的去處肯定是我們這些頑童先發(fā)現(xiàn)的。一有閑暇,大家都會匯聚到石榴園,因為在這里不但可以捉知了,還可以捉迷藏,乘看園人眼錯不見還能偷摘石榴享用。大家攆著、鬧著,一直到暮色四起時分,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那時候的石榴園屬于生產(chǎn)隊,生產(chǎn)隊對石榴園管得可緊了,但也有解禁的時候,那就是隊長認為石榴摘盡賣完。這時再逢星期天或放學,孩子們都像被解了套的猴子,手中拿著“擼桿”(一根竿子,一頭接著用鐵絲箍口的尼龍袋)紛紛來到榴園里。我們家鄉(xiāng)人把摘取漏下的石榴叫“鬧”石榴,拎著竹籃拿著“擼桿”,人人睜著雙若鷹隼般的眼睛,在榴樹間到處尋覓著。其實“鬧”石榴是項技術(shù)活,要講技巧。鐵絲箍最好是嵌在石榴根部與榴枝之間,因為這個部位脆勁最大,也容易發(fā)力,輕輕一帶,就能把石榴給“鬧”下來。如果掌握不到這一特點,榴枝的韌性很強,往往使了很大力氣,石榴未被拽下來,反而把桿子給弄折了。眼瞅著別人家竹籃里的石榴逐漸壘成了小山峰,而自家只有幾個小山藥蛋似的石榴在竹籃里晃蕩,心里真的很受刺激,于是思考著,怎樣提高技藝,多鬧些石榴,以挽回點顏面。
記得家鄉(xiāng)的石榴園里還有許多棵老石榴樹,它們可能都有幾十年的樹齡了。每一棵都鐵干虬枝,蒼勁古樸,虎臥龍盤,千姿百態(tài),極具觀賞價值。若是冬季再下點小雪,整個榴園內(nèi)玉樹瓊枝,蒼勁奇崛,漫步其間,恍若仙境。
離開家鄉(xiāng)多年,每到中秋,我都會在集市上買幾個大大的、圓圓的石榴,擺放到桌子上,很長時間都舍不得去吃它,因為聞著它,似乎能嗅到家鄉(xiāng)榴園的氣息;看著它,似乎看到了家鄉(xiāng)榴園的景致?;秀遍g,兒時榴園里的歡聲笑語,又陣陣回蕩在自己的耳際了。
(作者單位: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
編輯:梁成棟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