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政治引領 釋放“治理紅利”
懷化“小切入硬舉措精發(fā)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占江 帥標
□ 通訊員 易昌壁
近年來,湖南省懷化市將政治引領貫穿到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全過程、各方面,以“小切入、硬舉措、精發(fā)力”凝聚政治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的硬核力量,“治理紅利”得到有效釋放,平安建設考評連續(xù)9年獲評全省先進。
抓實基層黨建建強“主心骨”
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黨建的鮮明導向,把政治引領的“乘數效應”充分發(fā)揮出來,推動黨的政治優(yōu)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yōu)勢。
筑牢基層戰(zhàn)斗堡壘。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關于加強基層建設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制定實施落細落小9條措施,在黨支部“五化”達標、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基層黨建示范引領等方面細化120項“目標指南”,推動基層黨組織更好地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
強化治理資源下沉。制定實施城市基層黨建推進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20條措施,列出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權責事項清單106項,向鄉(xiāng)村兩級下放民生行政審批權和公共服務目錄清單117項,籌資21億元高標準建成農村綜合服務平臺2627個,構建出基層黨組織主導整合資源、服務群眾的格局。
全面推行“黨建+微網格”。按照“就近就熟就便”原則和聯系服務15戶家庭戶左右標準,全市優(yōu)化設置11.26萬個微網格,建立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五個到戶、在職黨員“雙報到”、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機制。2021年全市黨員已上門走訪群眾188.1萬戶次,辦結群眾各類訴求問題33.9萬個。
抓實群眾自治激活“內生力”
創(chuàng)新群眾自治的內容和載體,構建起“有章理事、有錢辦事、有人管事”的群眾自治體系,不斷提升政治引領的普及化和大眾化。
規(guī)范制定村規(guī)民約。探索建立村規(guī)民約“征求群眾意見、村民民主表決、戶主簽字同意、部門合法性審查、黨組織審核把關”的五步走制定程序,同時融入侗族款約、苗族賈理等本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確保村規(guī)民約體現黨的主張、群眾意愿和民族特色。
共建共享“幸?;稹薄Mㄟ^群眾自愿認繳、集體經濟收入出資、社會捐贈和以獎代補等組建“幸福基金”,為敬老護幼、獎優(yōu)濟困、公益服務等提供資金保障,走出群眾自治“無錢辦事”的困境。目前全市“幸?;稹币牙塾嫽I資3.12億元,幫扶困難群眾2.3萬余人次,資助微公益事業(yè)17.2萬個。
實行群眾積分管理。將群眾守法誠信、道德規(guī)范、自我管理、發(fā)展創(chuàng)收等4個方面31項具體行為轉化為可量化指標,依托“幸?;稹卑逊e分兌換成生產生活物資,并將積分結果與開展公益美德評選、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和金融機構授信評級等掛鉤,讓群眾在參與社會治理過程中感受到社會尊重和價值實現。目前全市運用積分結果向群眾兌換物資19.5萬件次,評選出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7.19萬戶。
抓實社會協同打造“同心圓”
采取定向委托、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構建政府、社會、市場三維互動的無縫隙社會治理模式,推動政府、社會組織和市場主體間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功能融合。
創(chuàng)建“三社聯動”機制。實施“社會組織+社會治理+社工服務”行動,全市培育發(fā)展社會組織2425家,鄉(xiāng)村兩級全部建立社工站,在風險評估、法律援助、心理干預等方面投入資金2.01億元,直接服務群眾28萬人次。
完善矛盾聯調機制。組織“五老”、律師、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參與人民調解,整合交通事故、婚姻家庭、醫(yī)患糾紛、物業(yè)管理等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解資源,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一體推進訴源、訪源和警源“三源共治”。目前全市創(chuàng)建省級信訪“三無”縣10個,創(chuàng)建達標數全省第一。
建立政企合作機制。探索建立“通信運營商承建+政府以獎代補+群眾自愿籌資”的政企民共建模式,2021年鄉(xiāng)村安保設施建設數量占全省10%。與國內知名企業(yè)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依托尖端技術推動社會治理體系架構、運行機制和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
編輯:梁成棟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