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羅桑達娃,藏族,198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省甘孜縣公安局拖壩派出所一級警長。15年從警生涯,他堅守為民初心,常年扎根偏遠高原一線,用對警察職業(yè)滲透到骨子里的熱愛,全心全意為農(nóng)牧民服務(wù),被群眾親切稱為“馬背上的泥朵巴”。曾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獲得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稱號。
【聲 音】
“活著一天,就要在我熱愛的公安工作崗位上堅守一天。”
□記者 胡雪
42歲的羅桑達娃身材瘦削、皮膚黝黑,因常年風吹日曬,看上去遠比實際年齡滄桑很多。在藏語里,警察被稱為“泥朵巴”。在許多牧民群眾的心中,他的樣子就是“泥朵巴”的樣子。
2007年12月,羅桑達娃入警后被分配到甘孜縣境內(nèi)海拔最高、氣溫最低、條件最差的達通瑪派出所,成為“格薩爾王城”的平安衛(wèi)士。
達通瑪片區(qū)是甘孜縣最偏遠的地區(qū),平均海拔4200米,轄有4個鄉(xiāng)。那時,達通瑪派出所只有4名民警,負責占全縣面積47%的區(qū)域,巡邏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騎馬進山巡邏一次就是半個多月,餓了就啃一口凍硬的糌粑,渴了就往嘴里抓一把雪,想兒子了要到幾公里外有信號的地方才能打個電話……這便是羅桑達娃的工作日常。憑著勤學肯干,他很快成長為所里的業(yè)務(wù)骨干。
大德鄉(xiāng)位于甘孜州與青海省的交界,平均海拔4080米,這里矛盾糾紛高發(fā),群眾法律意識淡薄。2009年,大德鄉(xiāng)建立派出所,同年4月,29歲的羅桑達娃調(diào)任大德鄉(xiāng)派出所所長。所里只有3名民警,但轄區(qū)面積達1666平方公里,正常情況下巡邏一次也得走上15天,騎馬夜巡時不僅要抵抗零下20多攝氏度低溫,還會遭遇狼群追趕。
羅桑達娃帶著民警在山里巡邏,既不能放過任何一個隱患,又要入戶見人宣傳法律法規(guī)。他經(jīng)常騎馬下鄉(xiāng),晚上便借宿在牧民家,挨家挨戶和牧民談心。從夏季牧場到冬季牧場,牧民們逐水草而居,羅桑達娃就隨轉(zhuǎn)場隊伍而動。每年4月到6月蟲草采挖期成為他最忙的時候,一次騎馬巡邏下來要20多天。
嚴打偷牛盜馬、打架斗毆零容忍、調(diào)解群眾糾紛、收繳非法槍支彈藥……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有效改善了大德鄉(xiāng)的治安狀況。
平日里,哪家哪戶有困難,羅桑達娃總會自掏工資幫忙解決。時間久了,百姓都把他當作親人。每當?shù)弥_桑所長要到甘孜縣城辦事,農(nóng)牧民們便拿出銀行卡,請他幫忙取錢。有時,羅桑達娃甚至要懷揣十幾張銀行卡來回,只為群眾沉甸甸的“特殊信任”。
經(jīng)年累月忙碌工作,羅桑達娃身體開始出現(xiàn)問題,他被切除了膽囊,并查出早期肝硬化、糖尿病等病癥。
“羅桑所長,我代表鄉(xiāng)親們來看你了!”得知羅桑達娃生病后,一名曾經(jīng)受他幫助的牧民帶著鄉(xiāng)親們一點點積攢下來的5斤酥油,騎著摩托車趕了500多公里路到醫(yī)院探望羅桑達娃。躺在病床上的羅桑達娃始終記得那一刻的感動,這讓他的為民之心更加堅定。
考慮到羅桑達娃的病情,組織將他調(diào)到海拔相對較低的拖壩派出所工作,負責一個二級卡點的常態(tài)化管理。白天開展派出所各項工作,晚上開展卡點查緝和治安巡邏……羅桑達娃和戰(zhàn)友們肩并肩,盡心守護著甘孜州東大門。
編輯:蔣起東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