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青航
最近,我邀請摯友家勇加盟我的律師團隊,他欣然應允。他能夠成為我事業(yè)上的合伙人,源于他的品質(zhì)。
不少人對律師的評價往往是看他的創(chuàng)收金額和行業(yè)影響力。我不否認這種觀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評價律師,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評價一位律師好不好、是否適合一起工作,主要看他的“三格”(即人格、品格和風格)是否正、是否與我契合。我相信,只要一位律師有“三格”,那他能否成為大律師,更多的僅是時間和機遇的問題。
律師以法律為業(yè),對法律的信仰是律師的基本人格。律師要常懷對法律的敬畏之心,在任何時候、任何環(huán)境,都不能失去對法律的信仰,更要以個人行動踐行對法律的信仰。雖然律師提供的是有償服務,但對法律的信仰決定了商業(yè)性從來不曾是、也永遠不會是律師業(yè)的本質(zhì)屬性。所以熟悉家勇的同行都知道他在選擇客戶和案件時有一個非?;A的標準,就是他傾向于代理正義一方,而將經(jīng)濟利益擺在相對次要的位置。
幾年前,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先生找到我,希望我通過訴訟的途徑幫助他從他侄子手中奪回本就屬于這位老先生的唯一房產(chǎn)。我對這起案件格外重視,立即聯(lián)系了家勇。他當場拍板,不僅要代理,而且一定要代理成功!結果如他所愿。案件代理結束后不久,律所收到了老先生親筆書寫的《律師辦案情況反饋單》。在這封反饋單中,老先生不僅對我們律師盡心代理案件表示感謝,更致函所黨總支,以一名普通百姓維權的心路歷程抒發(fā)了對新時代黨的引領下律師隊伍踐行“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理念的認可與褒獎。
雖然代理這個案子并不能為我們帶來很大的經(jīng)濟收益,但用法律武器實實在在地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是家勇最看重的。也因此,多年來我和他一起代理的案件實現(xiàn)了很大的勝訴率及調(diào)解率。我并非是在夸耀我們的訴訟技藝有多高超,而認為這是公平正義的使然。
了解家勇的同事都知道,他不太接受慣于自說自話、太有主張的客戶。所以有一些同事會覺得家勇太“挑”,比較難相處。早年的我也是這么想的,甚至埋怨過他。后來,我漸漸明白,律師是具有獨立品格和獨立思想的法律人。雖然律師是當事人的代理人,但并不是當事人的代言人。不是當事人說什么,就要做什么;也不是當事人要求什么,就一味答應。律師和當事人之間要保持適當?shù)木嚯x,做到和而不同,在盡力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合法權益的同時保持自己獨立的品格、獨立的思維方法和獨立的法律見解。我既然已經(jīng)真正、徹底接受他的執(zhí)業(yè)品格,就要理解、尊重甚至呵護他這種擇案偏好。所以,當家勇和客戶在觀點交流上產(chǎn)生沖突時,他的辦案品格會賦予我信心,我便堅定地告訴客戶,請相信他的專業(yè)水平。
我的師父曾告訴我,盡管律師在執(zhí)業(yè)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個人風格各有不同,但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窺察出律師從業(yè)的必備風格:從容不迫、義無反顧、充滿自信、意志堅定。律師執(zhí)業(yè)會遇到壓力和風險,也會遇到突發(fā)狀況,也許一開始會不知所措,但時間會打磨出一個處變不驚、沉著睿智的律師。有次,一位對方當事人在庭審中露出兇狠的眼神,向家勇咆哮:“我拉你一起去死,你信不信?”家勇淡定、從容地答道:“信!”隨即繼續(xù)不卑不亢、有條不紊地發(fā)表他的專業(yè)意見。他曾告訴我:“干我們這一行的,總要面臨一些風險,不然就不用干了?!?/p>
律師的人格、品格和風格,從來都不是一個個具體的行為,而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成為家勇身上無比閃耀的標簽,我視之為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