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穎
今年的“年”來的格外早。年底的心情總是特別復雜,不知道是因茫茫的回顧更緊張了些,還是因即刻就到來的新年雀躍了些。不過,待到春晚音樂響起那刻,大概再跌宕的心緒也平靜下來,再寒冷的冬夜也暖起來了吧。
小時候,過年意味著一塊塊香氣四溢的酥肉,一個個紅紅的壓歲包,以及叔叔們坐在一起推杯換盞,阿姨們圍在火爐邊嘮家常時的笑。長大后,過年是回家的一張車票,是爸爸慈愛的目光和媽媽的聲聲嘮叨。雖然每家每戶過年的習慣都各不相同,但“年味”卻代代傳承。
過年,是十幾億中國人的大事,更是文人墨客筆下那一抹化不開的詩緒。宋代,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苯骷疑驈奈囊苍谏⑽募刑岬健胺昴赀^節(jié),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燈。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燈’,只是全城敲鑼打鼓各處玩去。白天多大鑼大鼓在橋頭上表演戲水,或在八九張方桌上盤旋上下。晚上則在燈火下玩蚌殼精,用細樂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燒燈’,主要比賽轉到另一方面,看誰家焰火出眾超群,頗有趣味?!?/p>
春節(jié)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近兩年,因為疫情影響,街上冷清了許多。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以前,春節(jié)到餐館吃頓飯,就能美好多天?,F(xiàn)如今,人們向往的卻是逃離城市,一家人尋一處好風景,安靜享幾日閑?;蛘撸瑤侠先诵『⒌脚偷牡胤竭^年。于是,到了過年,城市里反而冷冷清清。
其實,每一種生活,都有著它獨特的美好。尤其是那些記憶里的年味,鞭炮,燈籠,蒸籠,炸紅薯丸子,穿新衣,歷歷在目。除夕夜,男孩們玩著炮仗,女孩們手拿煙花,一圈一圈劃著,畫出對新年最好的祝愿。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這一年最后的光陰里,是要和生命中重要的人度過。父母眼中的笑意,就是看著兒女繞膝身邊。兒女眼中的快樂,就是看著父母健康喜樂。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原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母親做的飯菜,是一年中最香的美味。父親拿出一壇珍藏的好酒,滿滿的愛就在拿起筷子的瞬間。再給親戚朋友們發(fā)一個新年的祝福,一切都圓滿了。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我們一年一年成長,也一年一年新生。幸而總有春節(jié)這樣一個團聚的時刻,能讓我們把所有的喜悲,全都融進歲末的團圓飯里。吃完年夜飯,家人們守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拉著家常,看孩子們跑來跑去,不用言語,空氣中流動的就是溫馨。
以前,除夕夜熬不到零點,每年都在沙發(fā)里歪倒酣睡,醒來時,恍如隔世;現(xiàn)在,每年都守候零點。夜色不聲不響,卻是萬千顆心臟在為迎接一個共同的起點到來而狂熱地跳動,整日的翹首以盼化成了凌晨清脆的一句“新年快樂”。
過年的味道,兒時是一種欣喜歡快的向往,少年是一份期盼已久的享受,青年是一個蓬勃向上的相聚,中年是一份愛意滿滿的責任,老年是一場對過往記憶的鄉(xiāng)愁。當旅行者們不再孤獨,所有人都毫不吝惜自己的祝愿和微笑的那一刻,便是新年到來之時。
在這即將來臨的天上人間團圓日,愿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熱愛的生活中,閃閃發(fā)光!
(作者單位:重慶市潼南區(qū)人民法院)
編輯:梁成棟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