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煒
周末,我駕車數百公里趕回老家,接回鄉(xiāng)過節(jié)的父親返城。剛進家門,就聽說表弟正組織盛大的新春招聘會。好奇心驅使,我忍不住一探究竟。
招聘會在村文化廣場舉辦。小時候,這兒是塊空場地,農閑時唱大戲、放電影、耍把戲等都在此。舅舅那時沒少帶我和表弟來“圍觀”。過去幾棵不起眼的柳樹,出落成了“萬條垂下綠絲絳”的大樹,氣宇軒昂呵護著廣場。樹與樹之間隨風擺動的“丁樓村兔年春風行動首場招聘會”“打工不用去遠方,家鄉(xiāng)就是好地方”“家鄉(xiāng)就業(yè)環(huán)境好,還能照顧老和小”等紅底白字橫幅,惹人注目。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人們或駐足展板前觀看,或圍著展桌咨詢,或三三兩兩交談……火爆場面不亞于大城市人才招聘會??粗粡垙堄H切的笑臉,聽著熟悉溫暖的鄉(xiāng)音,我猶如置身童年歡樂的海洋。
徜佯于廣場,我看到表弟滿面春風與村民交流。不經意間看到我,表弟驚喜地與我熱情擁抱,如孩子般開心。
就這節(jié)骨眼,一位大叔憨笑著對表弟說,他一直在城里做泥瓦工,原計劃這兩天返崗,誰知老伴病了,要留下照顧,順帶找點活干,工作時間沒準頭,問表弟介意不?“張大叔,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哪家沒個難處,況且俺缺的就像你這樣的工匠,求之不得啊?!北淼芩齑饝瑥埓笫鍢返煤喜粩n嘴。
表弟與張大叔剛簽了合同,有個小伙子抱著簡歷走了過來,說他去年剛退伍,軍營摸爬滾打好幾年,除了舞槍弄炮啥技術不會,希望表弟幫找份合適的工作。表弟面露難色,扭頭征求我的意見。作為老兵,我對小伙子的境遇深有同感,打趣道:“誰天生不是三頭六臂,不會可以學嘛?!北淼芙舆^話茬趕緊說:“俺哥說得對,為了保家衛(wèi)國誤了學手藝,現在學趕上趟,當過兵的肯吃苦,跟俺干,虧不了你!”表弟的話,感動得小伙子給他敬了個莊嚴的軍禮。
表弟的員工招滿了,準備收攤時,一位女孩攔住了他。女孩是鄰村老丁家的女兒,大專畢業(yè)后在家待業(yè),聽說村里招工,就想來試試看。表弟看過她的簡歷,認為公司沒有適合的崗位,讓去別地應聘,可她去而復返。表弟撓著頭覺得不好辦,但望著女孩懇求的目光,他想起縣城開廣告公司的朋友,前幾天發(fā)朋友圈說缺人手。熱心的表弟舉起手機與朋友視頻通話,出乎意料的是,對方正為找不到人手著急呢。面對廣告公司給出的優(yōu)厚待遇,女孩開心不已。
與表弟交流,我才知道,前些年他在外打拼,積累了豐富的裝修經驗,回家注冊了公司。這幾年隨著國家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建設,公司生意不錯。富了不能忘記鄉(xiāng)親們,他找到村干部和相關部門,準備聯合幾家用工單位搞個招聘會,解決村里部分剩余勞動力問題。鎮(zhèn)政府對表弟的建議積極采納,春節(jié)期間通過廣播和微信群,發(fā)布了招工信息,確保村里首場招聘會如期成功舉辦。
聽著表弟的娓娓講述,讓我對他公司前景充滿信心,也對家鄉(xiāng)美好明天充滿希望。望著眼前剛“起身”的綠色麥田,我已陶醉在浩蕩的春風里。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委政法委)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