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煒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绷⑾挠诓脊嚷暵曁澍Q中,揮手與春天作別,轉(zhuǎn)身跨入“綠樹陰濃夏日長”的季節(jié)。
元代吳澄說:“立夏,四月節(jié)……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睆倪@天開始,意味著春意藏,夏初長,我們告別了繁盛花事謝幕的暮春,迎來了草木蔥蘢,枝蔓橫斜,清麗明媚的淺夏。
與姹紫嫣紅的春天相比,夏天的顏色純粹了許多,雖然還有不與百花爭春的花兒在靜靜地盛開,但是綠色成了主色調(diào)。你到田野走一遭就會發(fā)現(xiàn),葳蕤蔭翳的林蔭道上,隨處可見游人頻頻舉起手機(jī),熱情與夏天合影;一畦畦、一壟壟的麥苗,綠意無限,頷首微笑在道路旁;開滿枝頭的薔薇,在綠葉的襯托下,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勝雪,氤氳著“滿架薔薇一院香”的詩意芬芳。
享受著一場視覺盛宴,我以為,立夏節(jié)氣才是最美四月天的模樣。沒有春的婉約,沒有秋的肅殺,更沒有冬的冷峻,夏的詞典里是一派綠意盎然的生長,它猶如充滿朝氣的青年,陽光開朗,激情無限,將青春之美、拼搏之美,毫不掩飾,盡情展現(xiàn)出來。那滿目蔥郁的綠,足可以一掃人們暮春落紅的惜春傷春之感,足可以將一個奔放的夏日點(diǎn)燃。
于詩人而言,在徐徐展開的綺麗初夏畫卷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寄托著他們對春天的無限眷戀和對夏天的美好憧憬。而在農(nóng)村長大的我深知,到了立夏,鄉(xiāng)親們變得更加忙碌了?!按籂幦眨臓帟r”。這個節(jié)骨眼,小麥揚(yáng)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已成定局,民諺有“立夏看夏”之說。除草、施肥、培苗,田間地頭處處可見忙碌的身影,正所謂“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與土地朝夕相處的鄉(xiāng)鄰們知道,只有不誤農(nóng)時,才能不誤收成。
“立夏吃雞蛋,石頭能踩爛”。對孩子們來說,立夏了,心心念念的除了斗蛋、吃蛋之外,是嘗“地三鮮”。所謂“三鮮”,是指蠶豆、莧菜、蒜薹這三樣時令食物,尤以青蠶豆為首選。我舌尖上的最愛是母親做的“蠶豆魚”,就是將鮮嫩的蠶豆摘下,開水焯后撈出,磕個雞蛋,拌上面粉,煎至金黃,再放入滾開的鍋里,待蠶豆?fàn)幭喾瓭L后,淋上麻油,加入薄荷葉、香蔥等佐料,香噴噴的“蠶豆魚”就算出鍋啦,味道鮮美,齒頰留香。如今,每到立夏節(jié),我仍給兒女煮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蠶豆魚”,期盼多年后,他們能夠與我故鄉(xiāng)的味道邂逅。
“風(fēng)暖人間草木香,一箋清淡入夏來”。站在夏的起點(diǎn),便置身在淺夏最美的時光里,聞著淺淺的香,撲面而來的是淡淡的暖,我心里滿是生長拔節(jié)的聲音。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委政法委)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