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艷
見習記者 吳良藝
通訊員 張振國 吳福鑫
冬日暖陽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興國門景區(qū)游人如織,秩序井然,游客盡情領略祖國南疆邊陲小城的特色風情,歡聲笑語不斷。安定祥和的背后,離不開“邊城衛(wèi)士”的守護。
轄區(qū)與越南芒街市僅一河之隔,管轄邊境線長8.5公里、常住人口3.6萬余人、年出入境數百萬人次……近年來,駐守在這里的廣西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東興邊境派出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北侖河畔黨旗紅”黨建品牌為依托,推出“黨建+社區(qū)警務+網格化+群防群治+大數據”邊境市域治理新模式,在北侖河畔的南疆小城繪就一幅新時代平安畫卷。
以情以理 巧為矛盾解鈴人
“東郊路有一對父子吵得很厲害,快要打起來了!”近日,接到一起報警電話后,東興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迅速到達現場,將二人的情緒安撫下來。
經了解,父親李某覺得兒子不夠上進,兒子抱怨父親不理解自己,雙方都是急脾氣,一言不合就鬧起矛盾。隨后該所移民管理警察聯合當地社區(qū)干部和網格員進行調解,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父子倆重歸于好。
兩年來,轄區(qū)內的家庭糾紛、鄰里矛盾等基本能就地化解。東興邊境派出所的調解密碼是什么?
東興邊境派出所所長譚航介紹,派出所轄區(qū)劃分為37個網格,創(chuàng)立“網格警”,實行“背包警務”,聯合綜治辦、居委會、司法等部門對網格內的“人、地、物、事、組織”進行綜合治理,形成“格中有警、事在格中、穩(wěn)在格內”的管控服務格局,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超過98%。
為了真正讓群眾接受、信服、滿意,對于一些情況較為復雜、涉及歷史遺留問題的矛盾糾紛,該所還推動建立了“三官一律一網格”工作機制,推動警官、法官、檢察官、律師入駐網格中。同時聘請司法局工作人員、律師、華人華僑等各界人士成立“百人調解團”,形成多部門協調、情理法融合、專業(yè)人管專業(yè)事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近兩年來,成功調處矛盾糾紛700余起,有力維護了轄區(qū)和諧穩(wěn)定。
群治群力 共當邊境守護者
“我剛剛接到一個地址模糊的訂單,打電話聽口音像是外國人?!币惶焐钜?,根據“北侖河衛(wèi)士”群防隊員發(fā)來的信息,東興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迅速前往現場進行核查,抓獲了4名非法入境的外籍人員。這是警民同心共護邊境安寧的一個縮影。
2018年起,東興邊境派出所積極走訪相關企業(yè),共同打造“北侖河衛(wèi)士”群防隊伍,隊員們穿梭于大街小巷,將安全隱患苗頭和案事件線索及時反饋給移民管理警察。近年來,該所收到群眾反饋信息近千條,助力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0余名。
該所還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建立“定期培訓、綜合考評、及時表彰”三大工作機制,落實廣泛宣傳互動、巡防邊境轄區(qū)、及時反饋信息、緊急定位報警、共享研判數據五項措施,通過精細化培訓管理,有力提升“北侖河衛(wèi)士”群防隊員們的綜合能力素質和社會責任意識。
此外,該所還探索“警校家”聯動法治教育工作模式,面向東興市上百家幼兒園及中小學校開展“萬人守法”活動,采取與師生家長互動、承諾宣誓以及守法簽名等形式,幫助學生和家長提升法治意識。
用心用情 善做群眾貼心人
“警官,旁邊的燒烤攤太吵了,影響我們休息?!薄熬?,我想給小孩辦身份證?!薄拔覙窍掠袀€男的一直走來走去,很可疑”……這是東興邊境派出所警民微信群不斷閃爍跳動的信息。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自2017年開始,該所積極探索“互聯網+微警務”工作模式,建立42個涵蓋各行各業(yè)的警民微信群,遇到麻煩事、發(fā)現可疑情況,群眾總是第一時間在群里反饋。微信群建立以來,該所移民管理警察主動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1500余次。
“在新華路口有個女孩蹲在路邊哭泣,不知道碰上什么事了?!?023年5月,該所移民管理警察在微信群里收到信息后,立即組織警力前往處置。通過耐心溝通引導,移民管理警察了解到,16歲的女孩小麗是貴州人,因和父母吵架,奔波了1000多公里來到東興散心,因帶的錢不多,且沒有監(jiān)護人陪伴,無法入住酒店,女孩只能蹲在街頭哭泣。得知情況后,移民管理警察與女孩父母取得聯系,并幫助一家人踏上回家路。
2023年以來,中越跨境游持續(xù)火爆,東興國門景區(qū)成為國內外游客青睞的網紅打卡點。面對日益增多的人流量,該所將服務陣地前移,組織巡邏組和景區(qū)服務隊聯合開展巡邏,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便民救助、糾紛調解等服務。
冬日暖陽下,中越邊境界河——北侖河清澈的河水平靜地流淌著。東興邊境派出所一代代戍邊人扎根在河畔,牢牢守護著邊境小城的祥和與安寧,讓“楓橋經驗”在祖國南疆不斷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