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
通訊員 倪志忠
家住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zhèn)的卓某曾經是遠近皆知的信訪“釘子戶”。近日,她來到長橋鎮(zhèn)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調解人員運用視頻連線,集合檢察官、法官、律師等人共同開展現(xiàn)場調處,終于為其解開了心結。
近年來,屏南縣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推行信訪接待“四個三”工作法,即“三固定”“三公開”“三評議”和“三級”閉環(huán)清理機制,常態(tài)化開展領導干部定期接訪、定期下訪、包案化解活動,與群眾“零距離”交流互動,形成“解決真問題、問題真解決”的新氣象。
屏南縣主動落實時間、地點、人員“三固定”,明確村(社區(qū))每月5日、鄉(xiāng)鎮(zhèn)每月10日、縣每月15日固定開展信訪接待日活動1次,村(社區(qū))主任、村(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縣鄉(xiāng)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分別參加三級信訪接待日,鄉(xiāng)、村兩級可依托矛盾糾紛排查中心或結合調解及信訪工作的需要確定固定的接訪場所。此外,縣處級領導輪流參加掛鉤鄉(xiāng)鎮(zhèn)接訪,鄉(xiāng)鎮(zhèn)包村領導參加村(社區(qū))接訪,不斷夯實信訪接待基礎。
為了讓群眾“心里有數(shù)”,屏南縣堅持集中接訪“三公開”,即公開問題、公開責任人、公開結果,確保問題“事事有回音”、合理訴求“件件有落實”。
“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對群眾矛盾糾紛、來訪問題、反映訴求能當場解決的,予以及時就地辦理,一時無法解決的逐一登記建檔、逐級上報至縣信訪聯(lián)席辦,并將問題事項受理情況于信訪接待日后3日內在轄區(qū)內公開?!逼聊峡h委政法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為此,屏南縣始終保持對問題事項辦理結果實行黨員、代表、群眾“三評議”,通過信訪渠道摸清群眾愿望和訴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舉一反三、加以改進,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據了解,屏南縣結合“三會一課”制度和主題黨日活動,每月將問題事項處理情況在支部會議上進行通報和評議,每季度組織人大代表、黨員代表對信訪處理事項進行評議,并按照屬地和特事特議原則,每月組織5到10名轄區(qū)群眾(村民代表)對重點問題事項處理情況進行評議,把信訪接待下基層的效果交給群眾來評價。
為保障信訪工作實效,屏南縣按照逐級上訪、有序上訪的要求,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掉隊”的理念打造“三級”閉環(huán)清理機制。
“對于每月5日村級信訪接待日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引導群眾在每月10日鄉(xiāng)鎮(zhèn)級信訪接待日解決,仍然解決不了的或屬于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引導群眾在每月15日的縣委書記、縣長接待日解決?!逼聊峡h委政法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此外,屏南縣積極打造三級民間調解平臺,注重引導少數(shù)對政府調解不信任、不滿意、不放心的信訪人到縣、鄉(xiāng)鎮(zhèn)、村三級評理室調解,形成以月為循環(huán)的信訪問題閉環(huán)清理機制,以實際行動加深群眾的信任感,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