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培用
每個人都有走出故鄉(xiāng)的機會。每個在外的人,都會想起故鄉(xiāng),那里,有你最初的家,有你的若干回憶,有生你養(yǎng)你的母親。
十六歲,我到幾十里以外的城市上學讀書。我在鄉(xiāng)村長大,還沒有離開過故鄉(xiāng),明天就要離開。夜晚,窗外有月。
母親沒有太多文化,她叮囑我好好讀書,照顧好自己。陪著母親收拾簡單的行李,母親當時對我說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一個人,不要去看月亮。
多年以后,母親已不在這個世上,我才慢慢明白,母親是想說,一個人在他鄉(xiāng)的日子,月亮容易傷了自己。母親不在的這些年,我才明白,明月的憐照下,七尺男兒也難自禁。
后來到城市里工作。母親病重,離開這個世界,我才發(fā)現,家只剩下一半了。再累,也飛不到母親的枝頭尋找溫暖了。當給你生命的人已不在世上,你是不是無家可歸了呢?像連根拔起的植物,任憑雨打風吹。每逢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都會回老家陪父親過節(jié)。在外工作、學習的孩子,候鳥一樣飛回這個枝頭,圍繞著這個枝頭嘁嘁喳喳一陣兒,又各自飛走。
家鄉(xiāng)有句俗話:媽在哪兒,家在哪兒。母親已經離開我二十年了,父親也離開五年了。
從母親不在的時候開始,我有了機會,面對異鄉(xiāng)的月亮,尤其是在中秋。微微的風浮過沿途蔓生的雜草,發(fā)出清音,月亮就在近處那片小樹林后,就在遠處的天空。只是月亮的臉被云的衣袖掩著,我看不清楚它,但四射的清光已泄露了所有的秘密。我慢慢地向前走,想要看清它的面容。
就在我低下身來的一剎那,我看見滿地月光!抬起頭,看見月亮那張清麗飽滿的臉,月亮揮去衣袖,露出多情的明眸,在茫茫的夜色中默默地看著我,明月如我,也離開了它的故鄉(xiāng)嗎?也離開了它的母親嗎?那么圓、那么大的月亮,那么亮的月光投下長長的影子,我想起明月那邊的故鄉(xiāng),想起母親和她對我說過的話。
家是每個人生命開始的地方,又是每個人最后的精神歸宿。從離開家鄉(xiāng)到回歸家鄉(xiāng)中間的那段歷程就是我們所謂的人生。
但是,我同意母親的話,月光是一根無形的長長的線、鄉(xiāng)情是一根無形的長長的鏈、親情是一根無形的長長的血脈。月是故鄉(xiāng)明,無論時空的距離或遠或近,月光會輕輕鞭打著旅人的心,鞭打著相思和愁懷,使我們內心痛楚,卻又心甘情愿接受這一鞭。這是因為最深的愛,才讓我們感覺到痛;這是因為我的愛,在明月那邊,我只有在夢里再見到母親了。
人生像一根線,一邊是相聚,一邊是離別,我們從這頭走向那頭。故鄉(xiāng)是一個結,不管是故鄉(xiāng),不管是月亮,還有關于母親的回憶,碰出一串串火花,呈燎原之勢燃燒了內心的角角落落。牽著我,慢慢向生活、生命的彼岸走著。
?。ㄗ髡邌挝唬哼|寧省盤錦市城管執(zhí)法局)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