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偉倫
通訊員 李淑婷
“弟,信都按你說的寫好了。你還有啥要補充的嗎?”
“給我加個題目吧。”
“啥題目?”
“《法官給我撐起天》。”
這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西八里鄉(xiāng)梁莊村梁穎和梁斌姐弟之間的一段對話。彼時,梁穎正在根據(jù)弟弟的口述,手寫著一封信。
這封信的背后,是北京市延慶區(qū)人民法院通過判決抽絲剝繭厘清責任、面對執(zhí)行抵賴見招拆招終促和解的法治故事。
同鄉(xiāng)介紹來京務工
突發(fā)事故陷入困境
2023年6月底,經(jīng)同鄉(xiāng)方某介紹,梁斌來到北京延慶某工地干活。誰知他工作還沒滿一星期,意外就發(fā)生了。
同年7月3日上午,梁斌駕駛裝載砂石的車輛在工地上發(fā)生側翻。車輛側翻過程中,車把手別住了他的右腿。
“當時只聽‘嘎嘣’一聲。我心想,完了,腿折了!”梁斌回憶道。
當時,工地負責人葛某趕緊張羅著把梁斌送到醫(yī)院救治。經(jīng)診斷,梁斌“右脛骨平臺骨折”。經(jīng)過手術和住院治療,梁斌被接回家中休養(yǎng)。而葛某在支付其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費和護理費之后,對于后續(xù)賠償事宜卻三緘其口,不愿多談。梁斌又找到同鄉(xiāng)方某。方某表示,自己是受工地一位李姓老板的委托,把梁斌介紹到工地上干活。他沒有從中收取任何好處費,這事兒他也無能為力。
“我感覺自己的天塌了!”臥病在床的梁斌一籌莫展。
原來,梁斌的生活原本就過得艱難。他上有年事已高的父母需要侍奉,下有兩個女兒需要照料。雖然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但姐姐工作繁忙,且有自己的小家庭需要照顧,弟弟則肢體殘疾,根本沒有勞動能力。平時,梁斌的妻子在家照顧公婆、弟弟和女兒,一大家子的生計基本上全靠他一人外出務工來維持。
梁斌這一受傷,后續(xù)治療需要大量費用不說,一家老小的經(jīng)濟來源也被切斷了。無奈之下,梁斌委托姐姐梁穎向北京延慶法院提起了訴訟。
抽絲剝繭厘清責任
判決在手錢款難尋
延慶法院收案后,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立即開展了調解工作,但葛某態(tài)度強硬,調解沒有成功,案件隨后分到了八達嶺法庭(環(huán)資法庭)法官孫世樂手中。
孫世樂很快就為梁斌啟動了司法鑒定程序??紤]到梁斌的家庭情況以及還需要二次手術的客觀事實,孫世樂聯(lián)系了多家鑒定機構,詢問能否做二次手術費用鑒定、能否一次性對所有鑒定事項給出鑒定結論。
最終,鑒定機構給出了準確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并給出了后續(xù)治療費參考數(shù)額。
鑒定結果有了,但另一個事實依然有待查明,在這起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中,出現(xiàn)了方某、葛某、陸某三個關鍵人物,到底誰才是雇主,誰又該承擔責任?
帶著這樣的疑問,孫世樂開始了周密的調查取證,其中的人物關系也逐漸明朗起來。
原來,陸某是受葛某所托,為其介紹工人。而方某又是受陸某所托,向其推薦了梁斌。工作中,對梁斌進行直接管理的是葛某,但梁斌的工錢卻是由葛某支付給陸某,陸某再扣除部分介紹費后支付給方某,而方某則是如數(shù)發(fā)放給了梁斌。因此,與梁斌構成勞務合同關系的正是葛某。庭審中,各方對上述事實予以了確認。
不久,梁斌收到了延慶法院的判決書。根據(jù)判決結果,葛某作為勞務接受方,沒有對梁斌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訓,也沒有提供安全防護設施,應對梁斌在事故中的損失承擔70%賠償責任;梁斌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盡到審慎注意義務,應自行承擔30%損失。
判決如期生效,梁斌一家重燃希望。但他們左等右等,卻并沒有等來葛某主動履行給付義務。于是,梁穎又代弟弟申請了強制執(zhí)行。
強制執(zhí)行仍欲抵賴
見招拆招終促和解
2025年1月,延慶法院執(zhí)行法官徐小飛依法傳喚了葛某。
“我并沒有收到判決書??!”一見面,葛某便拋出了這樣一句話。
徐小飛當即將情況電話告知孫世樂。聽聞葛某如此狡辯,正在辦公室工作的孫世樂找出案件卷宗、提著筆記本電腦,很快來到了談話室,并向葛某出示了送達回執(zhí)。上面顯示,葛某已經(jīng)收到并閱讀了電子郵箱中的判決書。
“沒有,我壓根兒就沒有打開那封郵件。”葛某信口說道。
“來,你在這臺電腦登錄你郵箱給我們看看?!睂O世樂不慌不忙,示意葛某現(xiàn)場登錄自己郵箱。
葛某硬著頭皮打開郵箱,只見法院判決書的郵件赫然顯示在已讀列表當中,但他依然不依不饒:“你們應該給我寄紙質的判決書,發(fā)郵件給我不合法。”
哭笑不得的孫世樂當即在卷宗中找到了葛某當初同意電子送達并確認電子郵箱的筆錄。
“你還有什么話說?”徐小飛追問道。
此時,振振有詞的葛某終于語塞。
在葛某看來,整個過程中,自己就像一個冤大頭。梁斌明明沒在工地干幾天活,他受傷后,自己也第一時間給他送醫(yī)并且支付了醫(yī)藥費,怎么到頭來還要賠給他十幾萬元?所以,葛某一直想不通、擰著勁。
針對葛某的心結,徐小飛耐心向其做了充分的釋法明理,終于使其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當天,葛某與梁穎簽署了和解協(xié)議,相應錢款很快全額打到了梁斌賬戶。
近日,一封整整四頁的手寫信寄到了延慶法院政治部。信封上寫著“一封農民工的感謝信”。信中寫道:“我只是一名從外地來的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從來沒有想到過要打官司,更沒想到的是這么快就打贏官司還拿到了錢……我切切實實感受到延慶區(qū)人民法院每一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人民調解員傳遞的關懷、關心和關切,傳遞的平等、善良和溫暖。是這些人的快速高效接力給我撐起了一片天……我只有送上自己的一份感謝……”
聽延慶法院政治部主任王薇念完信,法院的干警們有些錯愕?!捌鋵?,我們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痹谒麄兛磥?,自己只是做了本職工作,受不起梁斌這樣一番情真意切的感謝。
王薇將信小心疊起,說道:“只要我們踐行‘如我在訴’,群眾就會用最樸素也最真誠的方式,回應我們?!?/p>
(文中梁斌、梁穎均為化名)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