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輝 通訊員 劉午庚
法者,治之端也。
近年來,江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圍繞打造“三大高地”(革命老區(qū)高質量發(fā)展高地、內陸地區(qū)改革開放高地、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高地)、實施“五大戰(zhàn)略”(產業(yè)升級戰(zhàn)略、項目帶動戰(zhàn)略、科教強省戰(zhàn)略、省會引領戰(zhàn)略、治理強基戰(zhàn)略),更加注重系統(tǒng)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法治江西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強化思想引領
“涉外法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全面依法治國,事關我國對外開放和外交工作大局?!?024年8月6日,在江西省委依法治省辦舉辦的法治專題培訓班上,資深外交官、武漢大學特聘教授黃惠康深刻闡述了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戰(zhàn)略意義,并以“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時代邏輯和根本遵循”為題,作了精彩的首場專題輔導報告。
堅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領。江西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出席并講話,會議邀請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徐顯明作專題輔導;加強督促指導,印發(fā)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提示、開展專題學習的通知等文件,推動全省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認真開展專題學習;強化“關鍵少數”培訓輪訓,舉辦2期全省政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培訓市縣黨政分管負責同志300余人。各地各部門分領域、分重點、分專題開展培訓輪訓,實現法治工作部門培訓輪訓全覆蓋。
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固本培元。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學堂”宣講,印發(fā)工作總體安排,部署15項任務;建立由70位講師組成的第二批省級“大學堂”師資庫,組織開展第二批宣講名師和精品課評選,圍繞“十一個堅持”,制作11堂精品視頻課。全省累計開展宣講1.5萬余場,受眾達500萬余人次。同時,扎實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舉辦第二屆“新時代江西十大法治實踐”評選、“新時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宣傳等活動,推動學習宣傳走深走實。
健全工作機制
今年2月25日,一場年度法治建設工作述職評議會在吉安市市場監(jiān)管局舉行。會上,下屬執(zhí)法稽查局、井岡山經開區(qū)分局、食藥檢測中心、質檢中心4個單位主要負責人分別進行現場述法。述法人員結合實際,不僅曬出了2024年的“法治成績單”,更主動將問題擺出來、曬出來,自覺接受法治“檢查”。
為進一步壓實法治建設責任,江西推動省市縣鄉(xiāng)四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全面開展年度述法,促進各級領導干部持續(xù)增強法治觀念、提升法治素養(yǎng)。
扎實推進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以江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名義印發(fā)《關于建立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全鏈條推進機制的意見》,實現“述、考、評、督、責”協(xié)同聯(lián)動。在十五屆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全省11個設區(qū)市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2個省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現場述法,省委主要負責人逐一點評,與會人員評議,并在會后跟進整改落實,防止“一述了之”。
建立推進縣(市、區(qū))法治建設責任機制。2024年,江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創(chuàng)新建立省領導掛點聯(lián)系制度,出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省領導掛點聯(lián)系指導縣(市、區(qū))法治建設工作方案》,組建“1+4”掛點聯(lián)系指導小組,即由1名委員會省領導掛點,1個委員會成員單位、1所法學院校、1家法律服務機構、1名省法律顧問團成員,共同組成一個掛點聯(lián)系指導小組,聯(lián)系指導1個縣(市、區(qū))法治建設工作。2024年以來,各位委員會省領導及其對應的指導小組深入所掛點的縣(市、區(qū))開展法治調研35次,召開座談會24次,收集幫扶需求39個,幫助解決法治培訓師資力量8次,示范帶動14個縣(市、區(qū))舉辦法治業(yè)務培訓113次,培訓1.46萬人次。
樹牢重視法治素養(yǎng)的用人導向。江西連續(xù)5年在“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期間組織開展新提任領導干部考法。2024年,全省共有117名廳級、785名處級、2960名科級新提任領導干部參加現場考法。加大法學專業(yè)公務員招錄力度,2024年全省“四級聯(lián)考”中有1749個職位設置法律等相關專業(yè),占總計劃數的23.3%。
此外,江西充分發(fā)揮法治督察考核指揮棒作用,成立督察組對九江、上饒、撫州3個設區(qū)市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3個省直單位開展實地法治督察;優(yōu)化考核指標,精簡為全面依法治省督察問題整改完成率、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綜合糾錯率、深化司法改革等指標,進一步提高法治考核成效。
促推高質量發(fā)展
“非常感謝司法局的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幫助我們調解糾紛,為企業(yè)減輕了很多負擔?!苯?,一面寫著“真誠服務為企業(yè)熱情高效辦實事”的錦旗送到了贛州市南康區(qū)司法局。
南康區(qū)是遠近聞名的“中國實木家居之都”。近年來,南康區(qū)司法行政部門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huán)境”理念,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qū),為南康區(qū)家具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保駕護航。2024年以來,共為園區(qū)企業(yè)提供法律咨詢1000余次,開展“法治體檢”300余次,提供法律意見500余條,成功調解涉企糾紛200余件,幫助企業(yè)挽回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2024年以來,江西先后出臺和修訂《江西省先進制造業(yè)促進條例》《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地方性法規(guī),及時修訂完善省級政法機關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1+4+4”政策體系,深入開展“新官不理舊賬”、拖欠中小企業(yè)賬款、招投標等專項治理,協(xié)調解決涉企糾紛問題555個,維護企業(yè)權益金額8.7億元,排查招投標問題2830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審結知識產權案件8083件。
2024年,江西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提質增效。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制定政府規(guī)章《江西省行政合法性審查工作規(guī)定》,推動省市縣鄉(xiāng)四級合法性審查工作全覆蓋。深入部署開展“抓規(guī)范、優(yōu)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和監(jiān)督行動,排查整改行政執(zhí)法問題9423個;持續(xù)推進包容審慎監(jiān)管,全省行政執(zhí)法部門辦理免予行政處罰案件84.3萬件,免予處罰金額9.68億元,減輕從輕行政處罰案件30.68萬件,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案件3908件。
增強群眾法治獲得感
元旦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鷹潭市月湖區(qū)市民吳先生拿到了延期八年的房產證,順利把戶口遷移到了所在小區(qū),壓在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
近年來,鷹潭市充分運用法治思維破解不動產“辦證難”,通過建立容缺辦證機制、完善司法處置不動產登記流程等舉措,累計化解16個歷史遺留問題項目,為188棟房屋、8999套房產完成確權登記,惠及近萬名群眾。
江西牢固樹立法治為民的價值取向,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嚴厲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網絡犯罪,努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校園及周邊安全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三大專項行動”,維護社會安寧;依法查處食品藥品領域違法行為,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組組數據,讓人民群眾直接觸摸法治江西建設“獲得感”:
6.2萬件、7萬余人次——這是法律援助專項維權行動辦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數和惠及受援人次數;
1.3萬余名、3.78億元——這是“贛鄱利劍·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受助勞動者人數和被追回的“辛苦錢”;
200萬件次、同比增長15%——這是12348熱線、實體和網絡等全時空“有法幫你”平臺服務數量和增幅;
84.95萬名、325.1萬件次——這是全省“法律明白人”數和開展法治宣傳及法治實踐數……
沐思想之光,循法治之道。一幅成色更足、底色更暖的法治江西建設錦繡畫卷正在贛鄱大地徐徐鋪展。
編輯:劉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