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你們的法槌敲得太‘溫柔’,法槌象征著公平正義,法官們落槌的聲音都十分鏗鏘有力,這才符合法庭莊嚴肅穆的氛圍,來,再敲一次試試!”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對走進最高法小法庭的同學們“科普”道。
5月31日上午,北京的天空中飄起了陣陣細雨,80多名來自東交民巷小學和文匯中學的學生代表冒雨走進最高法,參加了當天舉辦的“六一”公眾開放日活動,共享“法治大餐”。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主任楊萬明與現(xiàn)場的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他首先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代表國家首席大法官周強院長,提前向各位同學致以節(jié)日問候。
他表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的各類犯罪,預防矯治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是人民法院的法律職責和重要使命。人民法院一定會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新修訂未成年人“兩法”,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的少年審判工作,用法守護、用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上午9時,最高法新聞局副局長王斌宣布公眾開放日活動正式開始。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區(qū)大廳壁畫,觀摩了小法庭。
“同學們來一趟不容易,機會十分難得,大家可以現(xiàn)場感受下審判工作的神圣莊嚴?!痹诜ü俚闹敢?,學生們紛紛走上審判席,懷著激動的心情試著敲響了法槌。
參觀結(jié)束后,一堂生動活潑的法治課早已等候多時,主講人是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領域的專家——專注少年審判工作20余年的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法官。
“闖紅燈”“跨護欄”“共享單車亂停放”,如果身邊都是這樣的行為,你們是不是感覺很難受……陳海儀給學生們帶來了是一堂名叫《走在法治道路上的幸??鞓啡松返姆ㄖ握n。她告訴學生們,法律也是一種規(guī)則,如果沒有了法律,整個社會都將是亂糟糟的,那時候大家只能感嘆:“寶寶頭疼??!”
陳海儀結(jié)合生動有趣的案例給學生們講述了懂法律、懂規(guī)則的重要意義,呼吁大家從小就要樹立起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真正做到知法、學法、懂法、用法。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整個社會關愛的對象。在給學生們普及了大量法律常識后,陳海儀話鋒一轉(zhuǎn),講到了未成年人保護這一重點上來。
“曾經(jīng)有個小女孩,在網(wǎng)上認識了一些所謂的朋友,竟然在對方的鼓動下瞞著父母去見了‘網(wǎng)友’,不幸就這樣發(fā)生了……”陳海儀心痛地給學生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悲慘的案例,然后警示學生們,一定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隱私部位不讓看、隱私部位不給碰、隱私部位不讓講、不與陌生人獨處、熟人獨處留心眼,這個‘安全小口訣’大家一定要記牢。”陳海儀給學生們傳授了她總結(jié)出來的自我保護“心法口訣”。
她還告訴大家,遇到危險的時候,要有“三不怕”,即“要大聲說不!設法逃離”“要勇敢告訴爸爸媽媽等可以信賴的人”“要尋求警察叔叔阿姨的幫助”。
陳海儀還告誡學生們,要拒絕“校園暴力”,既不做違法的欺凌者,也不做怕事的旁觀者,要在法律的保護下不斷提高自身學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
陳海儀聲情并茂的講課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臺下學生都聽得十分專注,不時還傳來陣陣掌聲。
“誰能給我講下,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都有哪些?”
“有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
隨后的現(xiàn)場互動環(huán)節(jié)中,最高法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與陳海儀一起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陳海儀有意問了幾個剛剛講過的“知識點”。喜人的是,幾位小同學的回答全都準確無誤,足見這堂課真正走進了大家的內(nèi)心。
法官們現(xiàn)場還連線了來自廣東省和黑龍江省的學生宋小睿、鐘宇升,并回答了他們的問題。
法治課后,現(xiàn)場播放了一部十佳微電影,學生們也收到了最高法為他們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法治教育圖書和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微電影U盤。
“能夠有機會走進最高法我感到十分榮幸,在這里我親身感受到了最高法的莊嚴肅穆,法治課也十分生動有趣,讓我受益匪淺?!蔽膮R中學初二年級一名男生深有感觸地說。
東交民巷小學一名女生告訴《法治日報》記者,這場活動讓她深深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和保護,令她感到十分溫暖,法治課還讓她學到了很多保護自己的實用方法,她全都認真記了下來。
“在兒童節(jié)到來之際,學生們能夠走進國家的最高審判機關,身臨其境地感受這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對他們樹立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有著很大的幫助。”東交民巷小學教師白靜對記者說,“陳庭長結(jié)合她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詳實的法治課,很多內(nèi)容都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我們將認真吸收其中的寶貴經(jīng)驗,將其融入到學生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更好地呵護他們健康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