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wǎng)駐日本記者 冀勇
9月8日,自民黨總裁選舉正式拉開帷幕。3名候選人中,主張全盤繼承安倍政府內政外交政策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不僅獲得黨內主要派系支持,還在民調中獲得一般民眾認可,早早確立了優(yōu)勢。根據(jù)議程,14日將舉行總裁選舉投開票,16日進行國會首相指名選舉。
對于這次自民黨總裁選舉,日本媒體將之形容為“帷幕拉開時表演就已結束”的選戰(zhàn)。原因是在9月8日自民黨發(fā)布選舉公告,菅義偉、岸田文雄和石破茂3名候選人報名參選前,菅義偉就已經(jīng)確立了優(yōu)勢。
目前,菅義偉在394張國會議員票和141張地方票共535張選票中,獲得黨內5個派系以及30多名無派系議員支持,已經(jīng)確保了七八成國會議員票;在地方票方面,雖然菅義偉遇到在地方黨員中獲得眾多支持的石破茂的挑戰(zhàn),但從各項輿論調查看,其也獲得了一定支持盤。
針對菅義偉在國會議員票上確立的優(yōu)勢,岸田文雄、石破茂把選舉活動的著力點放在地方票上。分析認為,在菅義偉幾乎已經(jīng)確認勝選的情況下,岸田文雄和石破茂想要扳回局面幾無可能,但對第四次挑戰(zhàn)總裁位子的石破茂以及長期被視為安倍有力接班人的岸田文雄而言,第二名之爭直接關系到一年后的下屆總裁選舉,必須背水一戰(zhàn)。
在內政外交政策方面,3名候選人對安倍經(jīng)濟學、推進修憲等“安倍路線”的態(tài)度成為主要爭論點。
菅義偉在安倍政府一直擔任內閣官房長官,是“安倍路線”的制定者、推進者,主張繼承和推進安倍路線,把打破中央省廳的垂直分割等作為政策重點。岸田文雄曾擔任外務大臣和政調會長,主張實施縮小貧富差距等措施,使安倍經(jīng)濟學成果惠及中小企業(yè)和地方城市,實現(xiàn)社會“從分裂走向協(xié)調”。石破茂主張在內政外交政策上實行“大規(guī)模重置”,改變安倍政府期間經(jīng)濟過度依賴外需的問題,力爭向內需主導型經(jīng)濟轉型。
《讀賣新聞》把菅義偉、岸田文雄和石破茂對“安倍路線”的立場分別總結為“繼承”“修正”“轉換”。從日本國內輿論看,菅義偉的“繼承”路線在當前日本國內外形勢下,既與黨內主要派系希望避免政治空白、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的要求一致,也契合一般民眾求穩(wěn)的心理。
對可能誕生的“菅總裁”“菅首相”,日本國內部分目光已轉移到下一步自民黨和新內閣人事上。
一直堅稱從未想過參選總裁,自我定位為幕僚的菅義偉,突然宣布出馬并很快確立優(yōu)勢,與黨內主要派系的支持分不開。得其所受,必受其累。目前,圍繞新總裁誕生后的黨內、內閣人事,各主要派系已展開爭奪,嫌隙已生。盡管菅義偉表示不會“論功行賞”,唯“有改革意識、有專業(yè)知識”的人才是用,但以自民黨的政治力學看,菅義偉如果處理不好與派系的關系,政權穩(wěn)定必受影響。
此外,菅義偉因繼承的是安倍辭職后遺留的一年任期,被認為是過渡性政權,如何提高政權凝聚力將是一個難題。盡管菅義偉表態(tài)如當選將把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復蘇作為首要課題,但日本國內仍有很多聲音認為,為打開長期政權通道,菅義偉不排除將借總裁選舉東風,年內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
編輯:吳瓊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