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莎莎
□ 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程遙
圖為力一敏(中)、沈士剛(右)在種植地實地調查。陸愛娟 攝
“千里追款彰正義,熱情調解暖人情”“傾心調解化糾紛,秉公執(zhí)法暖民心”……走進力一敏、沈士剛師生倆的調解室,映入眼簾的就是滿墻的錦旗。他倆是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蔡集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一對師生調解員,2024年,師生倆分工合作先后受理案件400件,調解成功397件。
2023年4月,宿城區(qū)司法局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力一敏、沈士剛被錄取并分配到蔡集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擔任調解員。巧的是,沈士剛是一名剛剛退休的教師,而力一敏曾是他教過的學生。兩人一合計,就把他們的工作室命名為“師生調解室”。
平日里,力一敏負責外出宣傳、上門了解情況、回訪,通知當事人參加調解、現(xiàn)場主持調解等;沈士剛負責窗口接待、涉案法律條款查詢、調解卷宗整理、裝訂、調解檔案管理等。遇到疑難調解案件,師生倆一起研究,尋找最佳調解方案。沈士剛唱紅臉,負責講親情、鄉(xiāng)情、人情,以情感人;力一敏唱白臉,講法律、規(guī)定,依法調解。
“我之前在保險公司做培訓工作,雖對調解工作有所耳聞,但真的上手之后才發(fā)現(xiàn)并不容易。沈老師盡管工作經驗豐富,但真正上手也沒幾回,我們倆都算是‘小白’?!绷σ幻艋貞浀溃瑑扇藙偵先尾痪?,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
2023年9月,天津某金融公司打電話到蔡集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想請調委會幫忙討要車貸欠款。原來,蔡集鎮(zhèn)牛角村村民王某在2013年貸款購買了一輛長城H6汽車,約定由天津某金融公司負責收回車貸。但自2021年8月之后,王某就不再還款,該公司多次催促未果后訴至當?shù)胤ㄔ海粚徟袥Q王某支付某金融公司車貸及利息40705.52元,罰息4349.67元。因王某不履行法院判決,且路途遙遠,公司就找到蔡集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請求幫助。
放下電話,力一敏和沈士剛卻犯了愁?!捌綍r都是調解一些家長里短、吵嘴磨牙的事情,像這樣復雜的經濟糾紛還是第一次遇到,感覺完全是一頭霧水?!鄙蚴縿傇谙颉斗ㄖ稳請蟆酚浾哒f起這件糾紛時印象最深的依然是當時的困惑。
再難啃的“骨頭”也要啃。案件受理后,力一敏向曾經的同事“取經”,還向法院請教執(zhí)行相關知識;沈士剛也多方查找資料和案例,尋找解決辦法,最終形成了初步調解方案。
兩人分工協(xié)作,力一敏約王某見面了解情況,并向其普及拒絕執(zhí)行所產生的危害后果;沈士剛以拉家常方式了解其真實想法,以案釋法讓王某知曉他的做法會給親人們帶來何種危害后果。經多次溝通,王某雖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卻又提出因經營虧損、資金周轉不靈,且馬上就中秋了,想在節(jié)前把欠工人的工資發(fā)一點,能否將還款的時間推遲到10月15日付清本金和利息,并請求免除部分罰息。
為了證實王某所言虛實,師生倆對王某所說的工廠經營情況、家庭情況進行核查,確認王某所言非虛,遂將王某相關情況以及訴求告知某金融公司。該公司經調查核實后,同意了王某的還款計劃,且有感于王某心系員工的做法,經協(xié)調免除了部分罰息。2023年10月13日,在力一敏、沈士剛的見證下,王某還清購車本金38960.74元及利息1744.78元,歷時一年半的糾紛得以順利化解。
經過此次調解,力一敏感悟到,調解不是通過簡單說一說就能做好的工作,而是要用“心”入“理”說服勸導,只有體會群眾心中所想,才能切實解決群眾心中所盼。
為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以來,蔡集鎮(zhèn)人民調解員變被動為主動,改變以往坐等當事人的做法,圍繞群眾的法律需求,上門提供調解服務,使群眾足不出戶就可通過人民調解解決問題?!白稣{解工作,不能在辦公室里等,要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交朋友,及時排查、發(fā)現(xiàn)矛盾苗頭,從源頭上化解。”沈士剛經常這樣說。
蔡集鎮(zhèn)現(xiàn)轄13個村,近5萬人口,沈士剛和力一敏基本上一個月就把13個村跑一遍。每到一個村,師生倆就會向村組干部了解情況,到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了解群眾需求。力一敏說:“只有主動上門去找,才能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一次,他們來到牛角村,聽群眾說王某與吳某因運費產生糾紛,主動找到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僅用兩天時間,就將該起矛盾糾紛成功化解。涉案的一名當事人笑著對他倆說:“你們這是上門找矛盾啊!”
“盡管到村里走訪很辛苦,但還是要去,不但要去,還要把排查什么、宣傳什么都提前準備好,要是只走過場還不如不去?!绷σ幻籼寡浴?/p>
去年5月,力一敏、沈士剛在日常走訪時聽到不少瓜農反映,某農資門市出售的西瓜苗在種植后,收獲的并非該品種的果子,瓜農們損失慘重。為此,兩人通過實地查看5家農戶的瓜地,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后續(xù)瓜農們向某農資門市討要說法時,師生倆走訪調查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成為有效證據(jù),經調解某農資門市賠償了瓜農們的損失。
“能讓矛盾糾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鄰里相親、家庭和睦、社會穩(wěn)定,再怎么辛苦也愿意、也值得?!币荒甓鄟?,力一敏、沈士剛靠著這種堅定的信念,行走在解紛止爭的旅途中,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糾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
編輯: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