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范天嬌
□ 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王佳影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公安機關緊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積極實施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創(chuàng)新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機制,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主防轉型,凝聚起守護平安的強大合力。
位于廬江縣崗灣街道的崗灣老街人氣很旺,這里常住人口達2萬余人,有500余家市場主體,流動人口多、流動攤販多、矛盾糾紛多發(fā)。
自2024年9月開始,廬江縣公安局崗灣派出所在老街創(chuàng)新設立綜治工作站、義警工作站、警民聯(lián)調室,整合城管、警務、矛調等資源,推動社區(qū)警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其中,綜治工作站實行24小時統(tǒng)一運作,設有“1+2+N”標準化人員配置,即1名社區(qū)民警,站長、副站長各1名和輔警、義警及網格員多名,市場監(jiān)管、城管、婦聯(lián)等部門人員按需報到,嚴格落實“網格吹哨、部門報到”響應機制。自“兩站一室”運行以來,崗灣老街的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12.26%,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率達96.13%。
據(jù)了解,2024年,合肥公安持續(xù)推進“矛盾風險化解 維護社會穩(wěn)定”專項行動,聯(lián)合屬地、相關職能部門推動15.9萬起矛盾糾紛有效化解。
從辦案民警現(xiàn)身說法、行業(yè)專家答疑解惑,到AI動畫網絡科普……蛇年春節(jié),合肥警方啟動高頻次的投放機制,用更廣泛的宣傳覆蓋面來吸引群眾注意,提升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
宣防是守護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為了凝聚力量,合肥公安通過“報、網、端、微、屏”等平臺,對道路交通安全、街面治安防控、安全生產等內容持續(xù)開展宣傳。建立新聞線索快速發(fā)布機制,梳理全市打擊防范成效、高發(fā)公共安全風險及典型案例,及時發(fā)布防范提醒。具有特色亮點的線下宣傳方式也多點開花,采取在年輕人活動場所“喊麥”、在菜市場張貼反詐標語等方式,將反詐知識融入生活場景。
“要讓公共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就要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需求,不斷與群眾身邊的鮮活事例相結合,以更靈活的時間、更就近的地點和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將防范提醒送到他們身邊?!焙戏适泄簿中侣勚行闹魅瓮跞A進說。
“安全沒有‘淡季’,一天下來給幾十上百人宣傳,日積月累就能提醒到更多人了?!弊约尤搿昂戏柿x警”隊伍以后,網約車司機小張經常利用接送乘客的機會,為乘客進行反詐宣傳提醒。
在宣防隊伍組建方面,合肥公安堅持“公安機關主導、基層群眾參與”的原則,廣泛吸收社會各界宣防力量,打造“商圈聯(lián)盟義警隊”“藍領騎手義警隊”等多個品牌,把安全防范知識傳遞給群眾。
“義警隊伍不斷擴展行業(yè)引入,吸納保安員、外賣員、快遞小哥及金銀首飾加工業(yè)、廢舊金屬回收業(yè)等特種行業(yè)經營者,這些行業(yè)人員分布廣泛、流動性強,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和報告各類安全隱患和違法犯罪線索?!焙戏适泄簿种伟仓ш牷鶎踊A大隊副大隊長楊捷說,通過整合這些行業(yè)力量,加密了社會治安防控的“流動哨”,構建起更加嚴密的社會治安防控網。
依托網上警民議事廳,合肥公安還積極調動“群友”力量,通過推送安全防范“微知識”“微措施”等方式,提升群成員防范能力,共同參與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截至目前,“合肥義警”隊伍達609支,總人數(shù)超11.17萬人,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平安建設中發(fā)揮有力作用。
編輯: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