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志月 通訊員徐飛 袁野
“反詐之路布滿荊棘與未知,但我絕不后退!”說這話的,是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李正。他從事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研究和治理工作已10年有余。
武漢市公安局統(tǒng)計顯示,近年來,李正帶領團隊先后搗毀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窩點14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38名,有效勸阻受害人5.9萬人次,止付凍結涉案資金6.7億元。
反詐路上,李正榮獲一等功1次、二等功兩次,以及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百佳刑警”等榮譽。
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李正日復一日地執(zhí)著堅守和默默奉獻。
執(zhí)著
2008年1月,李正從部隊轉業(yè)加入武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六大隊,專職負責盜、搶、騙等侵財類案件打擊。
最初,李正會辦理一些街頭冒充神醫(yī)、幸運中獎、買賣“祖?zhèn)魑奈铩钡阮愋驮p騙。2010年前后,市民開始接到“猜猜我是誰”的騷擾電話。
“那幾年,我們經常到外省出差,辦理冒充熟人電話詐騙的案子。最難的就是找人,有時連續(xù)蹲守幾天幾夜就是為了抓住某個負責取錢的犯罪嫌疑人,從而為案件偵破打開突破口。”李正說。
2013年,李正被任命為武漢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專司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打擊工作。
2014年5月,武漢某企業(yè)財務人員遭到冒充“公檢法”詐騙,1600萬元公款被轉入“安全賬戶”,待公司領導發(fā)現(xiàn)才報警。為能盡快破案挽損,李正帶領團隊開始對案件抽絲剝繭。
“當時,這種案子對我們來說相當困難,特別是資金流向境外,線索追至國門邊境就斷了。具體國外是什么情況,大家都不知道?!睘榱苏莆崭嗑€索,李正和同事們沒日沒夜地干,從信息流和資金流入手開展調查,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終于明確了犯罪團伙的藏匿地點在柬埔寨。
在湖北省公安廳統(tǒng)一指揮下,武漢警方組建專班赴柬埔寨工作,李正和戰(zhàn)友們迅速集結前往。在當?shù)鼐綆椭?經過半個多月工作,專案組最終摸清了犯罪團伙3處辦公場所和一處幕后金主遙控指揮的藏匿處并開展集中行動。
“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集中收網后我和同事吳江花了一天一夜時間還原詐騙場景,確定窩點人員工作區(qū)域、使用電話和電腦信息,總共固定了40套證據,做完后已是眼冒金花。”李正深知,用證據說話,才是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的關鍵。
李正還赴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開展跨境打擊,在境外警方幫助下相繼搗毀電詐窩點12個、抓捕犯罪嫌疑人140名。
專業(yè)
李正有個習慣,每起案件辦理完畢后,要歸類整理分析,深入研究作案手法、銷贓方式、犯罪嫌疑人地域分布、辦案難點、法律支撐等問題,形成經驗做法,在內部交流分享。
從“猜猜我是誰”到“我是公檢法”、從偽基站到釣魚網站、從理財投資到網絡貸款詐騙……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花樣,李正每天都在攔截、反制、打擊,全天候守護群眾的“錢袋子”。
面對電信網絡詐騙日益嚴峻的形勢,武漢警方決定組建一支專業(yè)的反詐隊伍。一個團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中必然會經歷很多未知的困難?;I建專業(yè)反詐隊伍之初,李正便開始起草相關業(yè)務指南和工作規(guī)范。
在李正主導下,從犯罪起源、案件特點、偵查思路等方面出發(fā),團隊先后編纂了《新型犯罪的特點研究》《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規(guī)范》《電信網絡詐騙偵查工作指南》《反電詐中心工作流程》《反電詐中心自動化平臺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犯罪中的實踐應用》等,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起到了指導示范作用。
經過6個月的籌建,2016年10月,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成立,李正是中心負責人之一。
為民
2016年,一家名為“北銀創(chuàng)投”的公司在網上搭建購物商城,以虛假高額信貸消費引誘受害人辦理所謂的“信用消費卡”,通過不斷發(fā)展代理商、招募業(yè)務員發(fā)展客戶獲利。
2018年3月,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接到多起涉及該公司的相關報警。李正意識到,這家公司可能涉詐。經偵查,警方發(fā)現(xiàn),該公司的“信用消費卡”并不能滿足消費、貸款等需求;該團伙采取夸大適用范圍等形式,騙取制卡費、服務費,引誘網上購物消費。在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的統(tǒng)一部署下,武漢警方一舉摧毀18個窩點、對198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從最初的電話蔓延到網絡、從廣撒網式到精準營銷式、從小作坊到集團化,電信網絡詐騙正在快速進化。這對我們反詐專業(yè)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崩钫f,唯有走在犯罪前面,才能有效遏制犯罪。
十余年反詐職業(yè)生涯,李正見證了武漢警方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的三個發(fā)展階段:從以打促防到打防結合再到以防為先。
如今,武漢反詐民警的辦案思維正從“由案到人”向“由人到案”轉變:通過多途徑信息整合、大數(shù)據建模,把更多精力放在保護潛在受害人身上,實現(xiàn)提前發(fā)現(xiàn)、技術反制、及時攔截。
武漢市洪山區(qū)張先生近日接到一通冒充“公檢法”的詐騙電話,騙子引導其進行共享視頻通話。武漢市反詐中心發(fā)現(xiàn)通話異常后立即預警,洪山公安分局民警及時上門攔截,搶在張先生轉賬前掛掉了電話,避免了其10萬余元的損失。
“反詐,比拼的就是技術實力和響應速度,我們正在朝著及時發(fā)現(xiàn)、有效阻斷、迅速挽損的方向而不懈努力。無論騙子龜縮在哪個角落,我相信終有一天反詐這縷光會驅散迷霧繩之以法。”李正說。
編輯:溫遠灝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