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百政法英模巡禮
【人物簡介】 任飛,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從警13年來,先后完成毒化、毒品和微量物證檢驗4000余件,處理毒化檢材上萬個,參與破獲重特大和疑難案件200余起,曾榮立公安部一等功,先后榮獲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模、山西新時代政法英模等榮譽稱號。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馬超
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實驗室里,每天都會發(fā)生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
方寸間,任飛手中一支支冰冷的儀器化身為制勝法寶,在一堆堆散發(fā)著各種異味的檢材里發(fā)起攻勢,找出破綻、揪出證據(jù)。從警13年來,他完成毒化、毒品和微量物證檢驗4000余件,處理毒化檢材上萬個,參與破獲重特大和疑難案件200余起。先后參與完成全國公共安全標準兩項,完成科研課題3項,參與完成省級地方標準1項,申請專利兩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fā)表文章9篇。
2017年,經過不懈堅持,任飛研發(fā)的地溝油儀器檢測法終于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和推廣,在多起地溝油案件中起到了關鍵證據(jù)作用,抓獲犯罪嫌疑人100余人,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2018年12月,第五代地溝油快檢試紙條研發(fā)成功,并通過公安部驗證,他將研究成果無償轉讓,現(xiàn)已在全國量產推廣;2019年,他研發(fā)的指紋汗液斑痕毒品快檢裝置靈敏度達到匹克級。2020年1月,經中共太原市委審定,“任飛禁毒社會工作室”批準成立。
作為一名“鑒毒師”,任飛積累了1138個毒品中輔料的種類和比例信息,為本地區(qū)毒品溯源奠定了堅實的數(shù)據(jù)基礎。
近年來,隨著國家毒品管控力度的加大,毒品市場被壓縮,新精神活性物質的制造、販賣、運輸與濫用呈上升態(tài)勢。任飛和同事們大膽探索刑事技術工作新機制,歷經幾百余次反復試驗,應用儀器開展新型精神活性藥物檢測方法,先后建立了笑氣、“聰明藥”、“上頭電子煙”等物質的儀器檢測方法,一舉解決了基層辦案單位對新型毒品案件的檢測定性困境。
科研攻關、勇于創(chuàng)新、堅守初心,一項項科研成果記錄著他的成長,而這些科研成果的推廣和使用,也見證著任飛為平安中國建設所貢獻的太原公安力量。
編輯: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