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蘇利榮及同事們制作的“龍鳳呈祥”花饃。白永民 攝
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大多有著“過大年,發(fā)面蒸花饃”的年俗,其中“發(fā)”,寓意新的一年發(fā)家發(fā)財,“蒸”寓意來年日子蒸蒸日上。臨近春節(jié),河北省定州市民間手藝人蘇利榮和同事們也忙碌了起來,憑借著專業(yè)的面點(diǎn)技術(shù),一塊塊柔軟的面團(tuán),在她們的手中變身為造型各異的創(chuàng)意花饃。為迎接龍年的到來,她們專門設(shè)計蒸制了帶有“龍”元素的花饃,“龍鳳呈祥”“金龍送福”“龍年大吉”……形態(tài)各異、喜慶吉祥的花饃傳遞著濃濃的年味兒。(文/李玉素 圖/白永民)
圖為帶有“龍”元素的花饃。白永民 攝
圖為蘇利榮和她制作的花饃。白永民 攝
圖為蘇利榮及同事們蒸制的“龍年大吉”花饃。白永民 攝
圖為“福袋”造型的花饃。白永民 攝
圖為蘇利榮正在制作“龍”元素花饃。白永民 攝
圖為蘇利榮和同事們制作的“金龍送?!被x。白永民 攝
圖為蒸制的“醒獅龍”花饃。白永民 攝
編輯:高弼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