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中全 張美欣
1月23日,正值隆冬臘月,吉林省遼源市當天溫度達零下24攝氏度,幾乎滴水成冰。
8時,《法治日報》記者從遼源市前往東遼縣安石鎮(zhèn)樂群村,走了近1個小時,在冬雪點綴下,樂群村映入眼簾。
剛到村委會門口,正好遇到外出給村民送米面油的遼源市公安局民警、駐樂群村第一書記劉兵。
“大娘,東西我給您放廚房了啊,您最近生活上有啥困難沒有?”
“這墻皮咋掉了,姨,我明天找人給你補補啊……”
“叔,你怎么穿個毛衣就出來了,快進屋!最近有沒有需要我?guī)兔Φ???/p>
劉兵和村干部抬著米面拎著豆油,按順序挨個去村民家走訪。而劉兵的到來,也讓村民笑逐顏開。
“剛?cè)攵菚淞?,小劉自己掏錢給俺買了兩噸煤,要是沒有他,我這個冬天可要挨凍了……”村民呂大爺握著劉兵的手久久不愿放開。
呂大爺身體殘疾,女兒嫁到外地,平時一個人生活,因身患多種疾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一直是村里的幫扶對象。
如今室外冰天雪地,而屋里卻溫暖如春,劉兵和穿著薄毛衣的呂大爺嘮了會兒家常,又步履匆忙地趕往下一家。
“像呂大爺這樣行動不便的村民,村里有不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了,剩下家里老的小的,碰到個難事兒,能幫襯的我就多多幫襯?!眲⒈f。
對于那些行動不便、生活需要幫助的村民,每年一次的低保戶認證工作特別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劉兵多次與相關(guān)部門進行協(xié)調(diào),帶領(lǐng)工作人員到村里現(xiàn)場認證,并由他作為代理人辦理后續(xù)手續(xù),為這些行動不便的村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
忙了整整一上午,劉兵走訪了4戶村民,回到村委會已臨近中午。
2023年7月,劉兵通過層層選拔,被遼源市公安局選派成為樂群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單位出錢建了4個蔬菜大棚,這樣村里還能掙點錢,這里的村民多種植傳統(tǒng)的玉米、水稻,說心里話,我肯定想讓村民們都過上好日子?!眲⒈f。
于是,劉兵在村里成立了產(chǎn)業(yè)扶貧專業(yè)合作社。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劉兵到樂群村至今有5個多月,共幫助村民賣出大米1萬多斤、小雞200多只、雞蛋1000多枚、黏玉米2000多穗。與此同時,他還在多個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聯(lián)系農(nóng)產(chǎn)品銷路,為村民解決銷售難問題。
“村民種植的黏玉米不上化肥,口感特別好,我們單位食堂和我愛人單位的食堂集中采購了好幾回,現(xiàn)在我見到熟人第一件事就是問,你們食堂現(xiàn)在還缺啥不?我們村里啥都有……”劉兵說完自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在交談中,記者注意到墻上掛著一面寫著“十年尋親團圓夢 無私幫助謝恩人”的錦旗,提起這事,劉兵眼圈忍不住紅了。
原來,在駐村初期,劉兵走訪時遇到一對老夫妻帶著孫子一起生活,在聊天中得知,老兩口的兒子霍某已經(jīng)“失蹤”十年,原來,霍某被父母罵了一次后便離家出走杳無音信,劉兵當即決定幫老人和孩子尋親圓夢。
“老兩口腿腳不好,還帶個孩子不容易,我說我是公安局派下來的,只要人還活著,我肯定給你管到底……”劉兵說。
經(jīng)過不懈努力,劉兵了解到霍某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在得知霍某下落后,劉兵第一時間帶領(lǐng)駐村工作隊趕赴其所在地,經(jīng)過耐心疏導(dǎo)和開解,霍某打開心結(jié),與離別十年之久的父母、兒子團聚。
劉兵從未在農(nóng)村生活過,初到樂群村時,生活各方面都不習慣?!暗热粊砹耍揖蜁研脑聛?,把鄉(xiāng)村振興工作做好!”劉兵笑著說。未來,他打算盡己所能,帶領(lǐng)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記者手記
崗位變了,劉兵一切為了群眾的初心沒變。在鄉(xiāng)村振興工作這條路上,劉兵始終用真心換真心,以實際行動詮釋一名新時代人民警察為人民的擔當與作為。
編輯:劉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