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巨野縣人民法院麒麟人民法庭法官 張靜超
本報記者 閆繼勇 本報通訊員 楊繼偉 練勇
正月初十,魯西南迎來了入冬以來第四場大雪,上班第二天,山東省巨野縣人民法院麒麟人民法庭法官張靜超便和助理一起來到轄區(qū)麒麟鎮(zhèn)郭老太太家,這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一位當(dāng)事人。
郭奶奶和宗爺爺夫妻二人年近九旬,育有11名子女。因生活困難,長子宗某早早外出打工,手頭寬裕后,便將家中破舊的房屋進行了翻新和擴建,宗爺爺遂將房屋所有權(quán)人由自己變更為宗某。宗爺爺去世后,這套房屋因拆遷而面臨補償,此時郭奶奶卻一紙訴狀告上法庭,要求大兒子宗某返還房屋。
案件受理后,張靜超考慮到案子一旦處理不好,必然會給老人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帶來極大壓力,因此她下決心一定要做到案結(jié)事了人和。
張靜超第一次給宗某打電話的時候,宗某情緒非常激動,氣憤又不解——自己出錢建的房子,過戶時母親也是知道并同意的,為啥現(xiàn)如今又鬧到了法庭?
帶著同樣的疑問,張靜超放下電話便驅(qū)車趕往郭奶奶家了解情況。起初,郭奶奶一言不發(fā),張靜超憑借女性特有的親和力,與郭奶奶嘮起了家常:“您這些個子女中,誰吃的苦最多?誰最孝順?。俊?/p>
聽到這里,郭奶奶再也忍不住,低頭抹淚說:“以前家里窮,吃飯都困難,更別提孩子上學(xué)。老大參加工作早,吃的苦最多,受的委屈也最多。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天還沒亮,他那小肩膀上扛著鋤頭出門的樣子?!?/p>
張靜超趕忙掏出紙巾幫郭奶奶擦去淚水,“那這房子咋回事啊,奶奶?”
“閨女,俺打心眼里不想打官司,可家里孩子多,老伴去世后子女都輪流照顧我,如果房子拆遷款只給大兒子,我沒法向其他兒女交代,萬一他們都不管不顧了,誰給俺養(yǎng)老送終?一大家子人讓我領(lǐng)成這樣,俺沒法跟老頭子交代?。 ?/p>
離開郭奶奶家,張靜超又馬不停蹄地趕到郭奶奶其他幾個子女家里走訪,最終了解到了這起案件的根源。宗某的弟弟妹妹們談起大哥宗某,打心眼里感激敬佩,一致認可他對這個家的付出和擔(dān)當(dāng)。但父親去世這么多年來,大家都輪流照顧母親,均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wù),拆遷的房子和款項都給大哥一個人,心里都覺得說不過去。
時間已到中午,張靜超顧不上吃飯,決定趁熱打鐵撥通宗某電話:“你有多久沒去看老媽媽了?又有多久沒陪她聊天了?”
電話那頭,宗某久久沒有回應(yīng)。
“不要光看到母親把你告到法庭的表象,她也很無奈,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要理解母親老年生活的不易及平衡子女利益的困難。作為長子,更要以孝為先,以免日后留下悔恨和遺憾,母子之間,只有血濃于水的親情,哪有隔夜的仇恨?走吧,我跟你一起去看老太太!”張靜超真誠地勸解道。
下午2點,剛一進門,宗某便撲倒在母親跟前,“娘,我錯了!”在張靜超的主持下,宗某當(dāng)場答應(yīng)給母親一套房子和10萬塊錢現(xiàn)金。
離開時,滿頭白發(fā)的郭奶奶雙手合十不停地向張靜超表示感謝。
司法審判工作,說到底就是一項“守民心”的工作。張靜超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辦的既是案件,更是別人的人生?;鶎臃ㄔ焊沁@樣,有些家長里短處理不當(dāng),一個家庭的親情可能就因為一場官司而消融殆盡?!?/p>
編輯:李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