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法治地標
□ 本報記者 朱寧寧
9月1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這座中國人民政治生活的神圣殿堂,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將來革命勝利了,一定要建一座能夠容納一萬人開會的大禮堂,使黨的領(lǐng)導(dǎo)人能夠和群眾一起共商國家大事?!?945年,毛澤東在陜西延安楊家?guī)X中共七大會議上,面對擺著木條長椅、無電燈的簡陋會場時,許下心愿。
人民大會堂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9月建成,僅用了10個多月時間,堪稱奇跡。1959年9月9日凌晨,毛澤東來到建筑工地視察,將這座建筑命名為“人民大會堂”。
有“共和國殿堂”美譽的人民大會堂是中國最富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之一。1960年3月30日,從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始,全國人大召開地點就定在了人民大會堂;1962年3月23日,全國政協(xié)第三屆三次會議在這里舉行。從此,每年全國兩會一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65年來,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人民大會堂向世界發(fā)出中國聲音,無數(shù)個與新中國命運息息相關(guān)的故事在這里發(fā)生。
世界最大的電子表決系統(tǒng)、世界先進水平的電子計票箱、中國最先進的簡報信息化處理系統(tǒng)……“我在陪同菲律賓議會代表團參觀人民大會堂時,他們驚嘆,這樣宏大的會議場所、先進的會議設(shè)備,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代議機構(gòu)都沒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闞珂說,“比這些更值得關(guān)注與稱贊的,是人民大會堂內(nèi)設(shè)備變化的背后不斷前進的中國民主法治腳步?!?/p>
相關(guān)視頻報道
編輯:劉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