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
在這個闔家團圓的節(jié)日
讓我們前往福建閩西
△客家人舞龍
看客家人如何用建筑展現(xiàn)
“最盛大的團圓”
這種巨大的圓形民居
便是福建土樓
△承啟樓
家族之城
圓套圓 圈套圈 上上下下四百間
被稱為“土樓王”的承啟樓
最多時曾經住了八百多人
△承啟樓內部
如此多人聚于一個建筑之內
如何才能保證和諧
土樓提供了一種平等的聚居模式
△裕昌樓,房間大小相等 模樣相同
圓樓的空間像“切蛋糕”一樣
在垂直方向上進行分配
房間不分朝向大小
輪流抓鬮 隨機分配
絕對的公平保障著人心的團結
圍出最凝聚的家族之城
△集慶樓,每戶都有自己的樓梯
堅實的地基
要托起這座家族之城
必須要有堅實的地基
那些形態(tài)各異的卵石
擔起了這個重任
△土樓地基
這些石頭大小、形狀不一
匠人們全憑豐富的經驗
將它們排列組合 互相嵌緊
又將經驗總結成“砌石無樣 尖峰向上”
“尖峰向外 大頭向內”等諺語
才保障了土樓的長久穩(wěn)定
△土樓地基
公共性的典范
振成樓
是體現(xiàn)土樓公共性的典范
△振成樓航拍
它由內、外兩環(huán)組成
外環(huán)作為私人空間
是小家庭平時生活的主要場所
△振成樓外環(huán)
而內環(huán)便是公共空間
用于大家族的祖先祭祀、看戲等活動
△振成樓內環(huán)祖堂
除此之外
內環(huán)屋檐下的一圈圓形柱廊
又形成了半私密、半公共的“灰空間”
給人們提供了安全的交流氛圍
△圓形柱廊
正是在這些煙火氣的公共空間里
家族根脈深深扎根 代代相連
厚重的福建土樓
穿越歲月的滄桑
將樓內的人們緊緊團結在一起
如今 仍向全世界講述著
團圓、家園、根源的故事
去土樓
赴一場永不散場的人間煙火
監(jiān)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費翔
編導丨王素描
顧問丨羅德胤
策劃丨鄭建松
制片丨杜通 易天馳
統(tǒng)籌 | 劉瑩 武賀 戴廣宇
攝影丨閻碚 吳衛(wèi)國 梁勇 張藝航
后期統(tǒng)籌丨張霄鶴
制作丨趙力鑒
包裝丨王龍 劉津豪 陳正旭 張艾彤 董芊鑫 曹敏華 張景歡
調色丨殷亮 劉宇霞
配音丨楊晨
音編丨牛群
鳴謝丨總臺福建總站 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 龍巖市融媒體中心
學術支持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編輯:康婧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