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網特約評論員 周望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中國法治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的最大區(qū)別。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告訴我們,國際國內環(huán)境越是復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zhí)政地位、改善執(zhí)政方式、提高執(zhí)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加強黨的領導,尤其要加強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zhàn)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統(tǒng)籌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一次以中央全會形式專門研究全面依法治國,部署18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黨的十九大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決定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第一次以黨中央工作會議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國,明確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
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的主張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各方面。這方面具體體現(xiàn)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支持和保證國家政權機關依照憲法法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xié)調一致開展工作。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制度安排。任何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都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以及領導干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通過法治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效實施。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籌協(xié)調。強化頂層設計,制定“一規(guī)劃兩綱要”,確立“十四五”時期全面依法治國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憲法規(guī)定了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地位,要進一步推進黨的領導入法入規(guī),確保黨既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又依據黨內法規(guī)管黨治黨、從嚴治黨。2018年憲法修改,在憲法序言確定黨的領導地位的基礎上,在總綱中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強化了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地位。2019年《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聚焦“誰來領導”、“領導什么”、“怎么領導”等重大問題,注重將領導主體具體化、職責清單化、工作運行機制化,為黨領導新時代政法工作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建立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度,全面設立依法治?。ㄊ小⒖h)委員會,確保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不斷開辟全面依法治國新境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