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www.四虎.,成人爽爽大片在线观看,天天曰天天操av,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黄色在线资源,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

法治網首頁>>
法治網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光輝歷程>>
律師應仗人間義 身殉名存烈士儔
記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犧牲的“勞工律師”施洋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07:56 星期三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陽

一個世紀之前的中國,列強肆虐,山河動蕩。在那段崢嶸歲月里,無數(shù)英烈為了革命理想拋頭顱、灑熱血。

英烈精神是前行路上永不熄滅的燈塔,彪炳千古。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之際,《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前往湖北武漢、竹山及河南鄭州,探尋近代工人運動領袖、“勞工律師”施洋烈士的革命足跡。

秦巴山區(qū)走出“勞工律師”

竹山縣,秦巴山區(qū)的一顆明珠,巴楚文化薈萃之地。竹山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不僅積淀了鮮明地域特色的民風民俗,還孕育了被譽為“自由先鋒、民主斗士、法學泰斗、勞工導師”的施洋大律師。

3月18日,《法治日報》記者來到位于竹山縣的施洋烈士紀念館。

據竹山縣宣傳部部長范奇介紹,早在2007年,竹山縣政府投資250萬元,建成占地19.4畝的施洋烈士紀念館。該館可同時容納近千人參觀瞻仰。目前,竹山的施洋烈士紀念館和施洋故居,已經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基地。

《法治日報》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紀念館前,立有施洋的銅像。對于施洋烈士的生平事跡,紀念館依次按“家世、求學時代、律師生活、救國運動、凜然捐軀、身殉名存”六個部分展示。此外,紀念館還將施洋烈士生前用過的部分生活和農耕用具展現(xiàn)在各個房間。

資料顯示,1889年6月13日,施洋誕生于竹山縣一個書香世家。他18歲時考入鄖陽府立農業(yè)學堂學習蠶科,3年后又轉入鄖陽農業(yè)中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施洋因學校停辦,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國民學校和農務會,并分別擔任校長和會長。

麻家渡鎮(zhèn)桂花樹村一組施家灣,是施洋烈士的出生地。土坯墻體、泥瓦蓋面的“施洋烈士故居”,至今保持著原來的樣子。麻家渡鎮(zhèn)黨委書記汪洋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施洋就是在這里出生、讀私塾。1914年,施洋離家前往鄖陽、武漢,從此走上革命道路。

據施洋的后輩施玉紅介紹,施洋遇難后,年僅18歲的弟弟也被敵人殺害,家中只剩母親易榮德、妻子郭秀蘭及唯一的女兒施鳳英。1957年5月,竹山縣人民政府將施洋烈士的家屬遷移至寶豐鎮(zhèn)中心集鎮(zhèn),撥了一套約100平方米土木列架結構的老房給她們居住,并贈掛“烈士之家”巨匾。室內正廳墻上,掛滿了施洋及其家人的照片,供后人瞻仰和憑吊。

參與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二七紀念塔,全稱為鄭州二七大罷工紀念塔,為紀念發(fā)生于1923年2月7日的工人大罷工而修建。

4月1日,《法治日報》記者來到二七紀念塔。走進塔內展廳,發(fā)現(xiàn)里面分為8個板塊,分別是京漢鐵路的修建與早期工人運動、京漢鐵路總工會的成立、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工人運動的恢復和再遭摧毀、永恒的紀念、二七塔今昔、城市的記憶、繼往開來。

時間回溯至1914年。由于同情廣大勞動人民毫無公平正義的悲慘生活,施洋決定由學農轉為學法,考入湖北警察學校。次年,施洋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法律。

1919年初,施洋領到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后,正式成立“施洋律師事務所”。

作為一名律師,施洋本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生活,但他沒有貪圖安逸和享樂,而是一心專注保障勞工人權。他不僅免費為他們打官司,還無償對貧苦勞工進行資助。施洋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勞工律師”。

1922年6月,施洋經中共二大代表、工運領袖許白昊和黨的早期工運領導人項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后,施洋先后組織或參與領導了漢陽鋼鐵廠工人罷工、英美煙廠工人罷工、漢口人力車夫罷工等數(shù)十次工人運動。而影響最大的,還是施洋作為法律顧問參與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展廳陳列的史料顯示,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在鄭州普樂園舉行,但遭到反動軍警的層層阻撓。同年2月4日上午9時,鄭州鐵路工人拉響罷工汽笛,揭開了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序幕,長達120多公里的京漢鐵路僵死在大地上。面對工人的罷工斗爭,軍閥開始了血腥鎮(zhèn)壓,京漢鐵路工人先后有52人英勇犧牲,30多人負傷,40多人被捕入獄,1000多人被開除,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英烈精神源自崇高信仰

4月4日,武漢結束了連續(xù)多日的春雨,惠風和暢?!斗ㄖ稳請蟆酚浾邅淼轿挥谖錆h市武珞路的施洋烈士陵園,發(fā)現(xiàn)整個陵園依山而建,陵園內蒼松翠柏,莊嚴肅穆。巍然聳立的中式牌樓上,書有“施洋烈士陵園”6個金色大字。

穿過牌樓,便是用將軍紅花崗巖雕刻的施洋烈士像。施洋烈士頭戴中式小帽,上身著中式便衣,氣宇軒昂,雙目炯炯有神,透露著剛毅和決然。塑像上面鐫刻著董必武的題詩:“二七工仇血史留,吳蕭遺臭萬千秋;律師應仗人間義,身殉名存烈士儔。”

在施洋烈士的雕像前,留有不少單位清明節(jié)祭掃先烈敬獻的花籃。

塑像后面,有一組高高的階梯,拾級而上,階梯的盡頭是一座高聳的紀念碑。左側刻有烈士生平事略,右側刻有“二七慘案”經過。

現(xiàn)場一名女志愿者,用擴音器向圍觀人員講述施洋烈士的故事:

1920年,施洋在武漢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有機會接觸和閱讀了《共產黨宣言》。他經常深入工人群眾,傾聽他們的主張與訴求。他發(fā)起組織“平民教育社”,宣傳馬克思主義,積極從事有計劃的工人運動。

1923年2月7日,施洋被軍閥以“煽動京漢鐵路工潮”的罪名逮捕入獄。在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zhèn)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同年2月15日凌晨,施洋遭秘密處決,年僅34歲。

施洋烈士被戕害后,漢口人力車夫為表達對施洋的哀思,在各碼頭設祭,數(shù)千名車夫跪地痛哭并扶靈位游行,場面極其悲壯。

在紀念碑的后面,《法治日報》記者看到了施洋烈士的衣冠冢。施洋烈士原來被安葬在洪山腳下,后遷至山腰,修成現(xiàn)有的陵墓。

毛澤東主席曾高度評價施洋:“施洋同志的犧牲,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自己的政黨,是最保護工人階級利益的?!?/p>

責任編輯:方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