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永杰,1977年11月生,199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99年7月參加工作。2009年9月考入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人民法院,先后在城郊人民法庭、民事審判一庭從事民事審判工作,2020年8月任梁山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同年年9月任梁山縣法院副院長。先后榮獲“全國模范法官”“全國優(yōu)秀法官”“全國法院黨建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晨 姜東良
“腳下沾著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009年9月,在監(jiān)獄工作10年的張永杰懷揣法官夢,考入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人民法院,工作地點縣城轉到黃河灘區(qū)。
“百姓都很樸實,只要你真心為他們辦事,百姓就會從心里認可你。我們絕不能讓百姓贏了官司傷了心、輸了官司涼了心!”張永杰說。
作為一名基層法官,張永杰每天工作忙碌而瑣碎,每次面對求助,他都盡其所能去解決,怕辜負百姓的期望。在一件侵權糾紛案件中,他曾21次登門到被告家中調解,最終感化被告,矛盾得以圓滿化解。
白天忙著調查、開庭、調解,深夜里常孤燈卷宗為伴。感到疲憊了,張永杰就在工作間隙,沿著黃河河堤走一段,“最喜歡的就是在大堤上看長河落日,那是一種能讓心瞬時靜下來的壯美?!?/p>
在基層法庭工作的12年里,他走遍了轄區(qū)內大大小小的村莊,用“熱心、耐心、細心、誠心”化解了一件又一件讓百姓扎心的難案,贏得了黃河灘區(qū)百姓好口碑。他把工作室“背”在身上,采取巡回審判方式,深入田間地頭和農(nóng)家小院,落實審判零距離,登門調解、現(xiàn)場開庭,真正解決了灘區(qū)群眾訴訟難問題。對于調解難度大的案件,他不厭其煩多次“上門服務”,借助當?shù)厝罕娏α堪鸭m紛化解在百姓家中。他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一名基層法官的為民初心,踐行了他所熱愛的法官工作,被灘區(qū)群眾稱為“黃河灘上平安守護者”。
“因為喜歡法官職業(yè),所以一直情有所鐘,雖然遇到很多困難和誤解,但幸運的是自己依舊保持著當初的執(zhí)著……”面對滿墻的錦旗,張永杰有無以言表的自豪,那一面面錦旗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是百姓對他的認可和鼓勵。(視頻剪輯 韓毅)